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翁伯
海翁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07
  • 关注人气:3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2022-03-23 09:32:40)
标签:

白鱀豚

刘硕仁

邮票设计大师

国宝

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缅怀中国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先生


    近日从孔网上意外购得2枚中国邮政1980年发行的SB-2白鱀豚小本票内小型张送审手稿(尺寸: 19.8 × 8.8 cm),每枚边纸上各有该套邮票的设计者、中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先生的题诗、签名与印章,让我惊喜不已!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SB-2白鱀豚小本票内小型张送审手稿

 

    但经过一番考证,这2枚送审手稿应该不是真品,而是高仿真复制品,有点遗憾,不过也仅仅是一点点而已!因为可以断定的是,这2枚送审手稿不仅是邮票设计部门内部工作流程一个重要环节的实证,而设计者刘硕仁先生在边纸上的题诗、签名与印章则是第一次发现,这为研究T57《白鱀豚》邮票及SB-2小本票设计发行增添了重要史料!

   

 

刘硕仁先生(1930-2021)是新中国第一代专业邮票设计家,一生设计了包括《菊花》、《奔马》、《京剧脸谱》、《西厢记》、《中国古代建筑——桥》等近70套邮票设计题材涉及广泛精品迭出。其中,他设计了38《金鱼》(与孙传哲先生合作)、40《养猪》48《丹顶鹤》56《蝴蝶》T35《金鸡》T40《东北虎》T57《白鱀豚》7套动物邮票,是设计动物邮票最多的中国邮票设计家

1980年举办的全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是建国以来水平最高的一次佳邮评选。在最后入围的30套最佳邮票中,刘硕仁设计的1套纪念邮票和6套特种邮票名列其中,入选作品数量排在孙传哲之后位居第二。引人注目的是,在这6套入选的特种邮票中,包括他与孙传哲先生合作设计的《金鱼》,以及《蝴蝶》、《丹顶鹤》和《东北虎》等动物邮票竟占了4套之多。这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对刘硕仁的最高褒奖!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全国“三十年最佳邮票”目录

(划红红框为刘硕仁设计或合作设计的邮票)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38《金鱼》特种邮票(孙传哲、刘硕仁设计)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56《蝴蝶》特种邮票(刘硕仁设计)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48《丹顶鹤》特种邮票(刘硕仁设计)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40《东北虎》特种邮票(刘硕仁设计)

 

记得2000年笔者有幸到北京刘硕仁先生寓所采访时曾问刘老从个人的兴趣来讲,您最喜爱哪类题材?刘老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偏爱的是动物、风光和航天题材。

笔者又提了一个“尖刻”问题:“在您设计的7套动物邮票中,您自己最喜欢哪一套?”

刘硕仁先生没有多加思索,就对自己设计的7套动物邮票进行了“满意度”排队结果有点出意料:

最满意、排第一位、可称为自己代表作的是《白鱀豚》;排第二的是《养猪》,《蝴蝶》位列第三;其他几套也都喜欢。

为什么是T57《白鱀豚》能位居“满意度”榜首?为什么大师又特别强调“可称为自己代表作”?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

    2 -1 悠然自得  画面上为一头纺锤型状体形的白鱀豚,正在江水中独自缓游的情景,表现了“长江女神”安闲自若的神态。

    2-2环游潜底  画面上为两头流线型的白鱀豚环游戏水的情景,表现了它们群居的习性和悠哉游哉的神态。

 

只有了解清楚刘硕仁先生设计T57《白鱀豚》特种邮票的背景和过程,才能理解T57《白鱀豚》为什么能位居邮票设计大师个人“满意度”榜首,为什么被刘硕仁这位邮票设计大师称为自己的“代表作”。

 

 

1980111日,世界第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在长江洞庭湖口被渔民捕获,于翌日被接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得到精心照料和科学保护。白鱀豚是我国的特有种,是生存了二千多万年的“活化石”,它的价值可以与国宝大熊猫相媲美。但此前我国及全世界还没有饲养过一头活体白鱀豚,因此“淇淇”被捕获成为轰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向国家邮电部提出发行白鱀豚邮票的建议。我国每年邮票选题计划一般都在上一年第二季度制订并公布。在中科院专家们的呼吁下,国家邮电部果断拍板,特事特办,将白鱀豚列为年度增加选题,并明确要求必须在年内发行。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集邮》杂志1980年第9期封面上的《白鱀豚》邮票图样

 

在新中国动物邮票发行史上,1955年,新中国人工饲养国宝大熊猫获得成功,196385我国发行首套特59《熊猫》特种邮票,相距8年。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1963年发行的59熊猫特种邮票

原画作者:吴作人  邮票设计:卢天骄

 

1981年,我国科研人员用了三年时间、行程五万余公里,终于在陕西洋县发现我国仅存的7只“东方宝石”朱鹮,而T94《朱鹮》特种邮票问世也相隔了3年。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1984年发行的T94《朱鹮》特种邮票

邮票设计:李印清

 

白鱀豚享有的当年发现当年发行特种邮票这项动物邮票发行记录,很可能是空前绝后。

当时,我国邮票的设计一般采取专业设计人员自报公议、领导决定的方式。每套邮票的设计,都会有几位设计人员跃跃欲试,有一番竞争。有意思的是,列入增加选题计划的T57《白鱀豚》却无人报名。而无人报名的原因是,都嫌白鱀豚简单的外型不好看,有人说象个胡萝卜,也有人说象个白薯,总之,设计这个题材很难出采。这也难怪,谁也没有见过活的白鱀豚,人们对它还认生哩!惟有对动物题材偏爱有加的刘硕仁申报了这个选题,就如同当年设计特40《养猪》一样,在他眼里,“胡萝卜”白鱀豚那流线型的体型其实很美,更何况,它是“水中国宝”!

因为无人竞争,刘硕仁便捡了一个“便宜”,成为T57《白鱀豚》特种邮票的设计者。在这套邮票获得了极大成功后,刘硕仁先生曾不无幽默地说:“多亏当时没有人报这个选题,不然最后就不一定落在我身上。”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小本票内页,上面有设计师刘硕仁的近照和文字介绍,其中提到:“他设计过的《蝴蝶》、《奔马》等邮票曾获得国内外好评。”“《白鱀豚》邮票是他的近作。”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增加选题计划是19803月下达的,设计时间非常紧迫。刘硕仁立即着手创作准备,他观摩了国外十几个国家发行的同类题材邮票,走访请教专家权威,专程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白鱀豚标本。但动物学专家向他建议,要设计好这套邮票,必须到武汉去看看“淇淇”。

19805月间,在设计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刘硕仁先后两次南下武汉看望“淇淇”,分别担任T57两枚邮票雕刻工作的雕刻师李庆发和姜伟杰也先后与他同行,他们受到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聪慧乖巧、活泼可爱的“淇淇”给刘硕仁留下了永生难忘的美好印象。连行前对这套选题不太感兴趣的两位雕刻师,此时也被“淇淇”的魅力所征服。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邮票设计家、雕刻家李庆发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邮票设计家、雕刻家姜伟杰

 

刘硕仁对“淇淇”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细致观察,画了两本速写,拍摄了许多照片,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创作资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淇淇”给了邮票设计家和雕刻师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可以说,“淇淇”是T57《白鱀豚》邮票的艺术原型,也是T57《白鱀豚》的主人公。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白鱀豚“淇淇”风采

摄影:王小强

 

充满创作激情的刘硕仁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设计任务,他一共拿出了四套设计方案。一套是水彩风格的,一套是版画风格的,第三套是写实风格的,还有就是现在采用的这套近似版画风格的第一方案。这也是刘硕仁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套方案。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原计划发行一套2枚。但随着“淇淇”在国内外的名声和影响越来越大,发行这套特种邮票的分量也更加凸显。刘硕仁从武汉考察回来后,向有关领导汇报时,提出了增加发行小版张和小本票的建议。有关领导对T57的选题非常重视,经过研究决定:增加发行小版张,让T57有更强的艺术性;增加发行小本票,给集邮爱好者增加一个新的收藏品种。如此发行规模,在新中国动物题材邮票中又是首创。这个颇具开放创新意识和群众观念的决定,促成了新中国一套精品邮票的诞生。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的小版张和小本票都由刘硕仁独具匠心担纲设计。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小版张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SB(2)1980《白鱀豚小本票

 

T57《白鱀豚》设计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白鱀豚是水生动物刘硕仁采用装饰性手法表现水波纹。但为什么不是用传统的黑线,而是使用令人称奇的金线和银线来分别表现两枚票图上的水纹呢?刘老告诉笔者,用金线和银线表现水波纹,在效果上装饰性很强,不喧宾夺主,又高贵典雅,可以提高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白鱀豚的“身价”。而这个灵感则来源于自己特殊的生活体验。

原来,刘硕仁曾两次到过湖北长江沿岸。第二次是十年动乱中被下放到阳新干校接受改造,那时生活的艰苦压抑自不必说,但每天中午、晚上都和当地一群青少年到长江去游泳,却成了他难得的快乐时光。困境中的刘硕仁也不忘观察生活。每当夕阳西下时,他游在温暖的江中,每次将头抬出水面时,眼前就呈现出金颜色、红颜色的水波纹,由远及近,真是美极了!而赶上阴天,太阳快出来还没出来的时候,江面又是一片银色的波纹。这个江段正是白鱀豚出没的地方。长江变幻多彩的美景,给落难中的刘硕仁留下了极深刻印象。这段特殊的生活经历,对刘硕仁创作《白鱀豚》产生了很大影响。

刘硕仁说,没有生活,任何艺术都是苍白的。他尽心竭力要设计出又一套精品,让人一看不但是中国的白鱀豚,而且是中国的艺术,中国的邮票。

19801215T57《白鱀豚》特种邮票正式亮相,果然是中国的艺术,中国的邮票!而且在新中国动物邮票发行史上创造了一系列之最

第一套当年选题当年发行的动物邮票;

第一套水生哺乳动物题材邮票;

 第一套影雕套印的动物邮票;

 第一套标注拉丁文学名的动物邮票;

 第一套动物邮票小版张;

 第一套动物题材小本票;

第一套带小型张的小本票;

第一套面值最低的雕刻版式小型张。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发行信息

资料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1年版)》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折及内页

北京邮票公司发行

 

SB2《白鱀豚》小本票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同样可圈可点,其艺术价值在小本票系列堪称之首。刘硕仁具匠心地在小本票中设计了2枚小型张,最后发行采用了1枚(本文开头介绍的最新发现的2《白鱀豚》小本票内小型张送审手稿可以佐证)。小型张的边框采用了他自己在设计T28《奔马》小型张时首创的中国传统灵芝吉祥金色绫子,相当出采。但这枚小型张在印刷时,一个印张是5枚图,如果单枚设计,印刷切口时很容易出偏,增加废品率。为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刘硕仁将5个单张设计成一个整张绫子,印刷时在整张绫子上裁切,就不会出现出偏问题了。让刘硕仁先生始料不及的是,他和邮票厂师傅们为提高成品率而想出的这个好点子,多年后竟成为中国邮市上的一大热点——SB2)五连图。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SB(2)《白鱀豚》小本票小型张五连图

 

刘硕仁先生不仅首次将白鱀豚搬上了“国家名片”,而他精心创作的白鱀豚艺术造型也成为影响广泛的“长江女神”白鱀豚的LOGO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白鱀豚》这样一套集诸多第一于一身的精品邮票,竟然是在几个月的时间中完成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刘硕仁先生为设计《白鱀豚》邮票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激情与创造力

T57《白鱀豚》艺术精湛,在国际上也产生很大影响。在东瀛日本,它被评为1980年最佳中国邮票,在美国受到集邮者的喜爱。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日本《邮趣》杂志1981年第3期刊登的

“1980年中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页面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日本《邮趣》杂志1981年第5期刊登的“1980年最佳中国邮票

          评选”结果,T57白鱀豚在入选的10套最佳邮票中位列第7。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北美发行的丝绸首日封

 

中国集邮总公司职工评选1980年最佳首日封,T57《白鱀豚》首日封以最高得票超过《庚申年》和《苏州园林——留园》名列榜首。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首日封,中国集邮公司发行,全套1枚。首日封戳设计者为刘硕仁。

 

更重要的是,刘硕仁先生设计的《白鱀豚》邮票使无法计数的人们认识了“淇淇”,认识了白鱀豚,从而成为关注保护“水中国宝”白鱀豚的志愿者笔者就是由喜爱《白鱀豚》邮票认识了“水中国宝”和“淇淇”,成为忠实的长江豚类保护志愿者,用10年时间撰写出版了40多万字的《悲情国宝:白鱀豚生死全纪录》一书2016年该书出版入选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成立20周年20件大事。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于江著《悲情国宝:白鱀豚生死全纪录》

华龄出版社2012

 

 

 

刘硕仁先生对动物邮票确实情有独钟,他在圆满完成了《白鱀豚》设计任务后,1984从当时的邮票选题五年计划中选报了《雪豹》,并开始着手资料准备。他每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赶到20多里外的北京动物园,站在雪豹的笼子外长时间观察,给可爱的雪豹拍照、画速写,一搞就是一天,手都冻得像胡罗卜似的,中午就买个面包就着汽水充饥忙到很晚才回家,路面又暗又滑,有时竟摔好几次车。然而,当他把资料都收集齐全,可以开始进行设计时,《雪豹》却因故推迟发行。5年之后,当这套邮票重新列入发行计划时,年轻的同事们都积极争报设计任务。年近60的刘硕仁忍痛割爱。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1990年发行的T153雪豹特种邮票(设计许彦博

 

刘硕仁没有想到,T57《白鱀豚》竟成为自己最爱的动物邮票的“关门票”。

他不无遗憾。

喜爱刘硕仁先生动物邮票的集邮爱好者们更是如此。

但这位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大师可以问心无愧了!他为我国动物邮票的百花园精心“栽培”7支永远不会凋谢的美丽花朵。在他担纲设计和合作设计的7套动物邮票中,就有4套入选最佳特种邮票,如此佳绩在中国动物邮票设计领域堪称佼佼者!

有人也许会问:是不是动物邮票在题材上“讨巧”,设计动物邮票容易“出彩”呢?

笔者带着这个疑问,特意对自刘硕仁先生1980年设计动物邮票的“关门票”《白鱀豚》后我国发行动物邮票和入选最佳邮票的情况作了粗略的统计:从1981201838年中,我国共发行了38141枚(含小型张)动物特种邮票。而在这个期间进行的每年1届共37次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只有5套动物邮票入围,包括:3届最佳设计邮票T79《益鸟》及小型张(设计李印清)、8届最佳邮票T114《猛禽》(设计万一、程传理)、14届专家奖 1993-3T 《野骆驼》(设计殷会利)、15届优秀特种邮票1994-15T 《鹤》(设计詹庚西<</font>中国>、克兰斯·李 <</font>美国>)、33届最佳设计 2012-5T 《太平鸟与和平鸽》(设计陈绍华)。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5套入选年度最佳的动物邮票出自7位设计者,没有一位设计家能再次“折桂”。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3届最佳设计邮票T79《益鸟》及小型张(设计李印清)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8届最佳邮票T114《猛禽》(设计万一、程传理)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14届专家奖1993-3T 《野骆驼》(设计殷会利)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15届优秀特种邮票1994-15T 《鹤》

(设计詹庚西<</span>中国>、克兰斯·李 <</span>美国>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33届最佳设计2012-5T 《太平鸟与和平鸽》(设计陈绍华)

 

这个粗略统计无需分析,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动物邮票设计不仅不“讨巧”,并且很难“出彩”。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设计7套动物邮票就有4套荣获最佳,实至名归

刘硕仁先生设计的动物邮票为促进我国珍稀动物的保护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在全社会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回头再看本文开头介绍的笔者新发现并收藏的2SB2《白鱀豚》小本票内小型张送审手稿高仿真复印品。T57《白鱀豚》邮票于19801215发行,SB2《白鱀豚》小本票稍晚于1981115发行。而最新发现的刘硕仁先生在2《白鱀豚》小本票内小型张送审手稿边纸上的2首题诗落款时间为1981年7月,也就是在邮票和小本票发行之后。据此笔者分析或许这是邮票设计部门的一项规定程序,送审手稿在归档前由设计者在上面签名?在笔者邮购的这家网店里,同时出售几十枚国家邮政部门的此类送审手稿高仿真复制品,每枚都有邮票设计者的签名,有的还盖有设计者的印章,少数有时间落款。在刘硕仁老师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型张(1958)和《西厢记》小型张(1983)送审手稿上,有刘硕仁签名和印章;在《辽代彩塑》小型张(1982)送审手稿上,有刘硕仁签名、印章和时间落款。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型张送审手稿(高仿真复制品)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西厢记》小型张送审手稿(高仿真复品)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辽代彩塑》小型张送审手稿(高仿真复品)

 

唯有在这2《白鱀豚》小本票内小型张送审手稿边纸上,设计者刘硕仁分别题写了二句诗:

 

“浩瀚波涛载沉浮”

“江波万里竟自由”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他把白鱀豚搬上“国家名片”,与“淇淇”结缘终生不渝(1) 

刘硕仁先生在送审手稿边纸上的题诗、签名与印章

     

此时,《白鱀豚》邮票和小本票发行已半年有余,刘硕仁先生为设计《白鱀豚》邮票倾注的全部的激情与创造力显然意犹未尽,所以在送审手稿上通常的签名钤印之时,发自胸臆写下这二句诗,以此抒发对“长江女神”白鱀豚发自内心的赞美,以此表达自己对保护“水中国宝”白鱀豚的美好愿景。

作为专业邮票设计师,刘硕仁先生一生为国家设计了近70套邮票,每完成一个题材的设计任务后,这个题材一般就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下一个题材设计任务需要他投入新的创作目标。但白鱀豚这个题材是个例外,刘硕仁先生设计《白鱀豚》邮票时50岁正当壮年,《白鱀豚》邮票发行后直到2021年刘硕仁先生以91岁高龄与世长辞,在长达40多年的岁月里,刘硕仁先生始终牵挂着白鱀豚,心心念念着白鱀豚天使“淇淇”,这在中国邮票设计史和中国保护长江豚类动物事业中,也都是一段佳话。笔者新发现的刘硕仁先生写在《白鱀豚》小本票内小型张送审手稿边纸上的“浩瀚波涛载沉浮”,“江波万里竟自由”这二句诗句,就是对刘硕仁先生始终牵挂白鱀豚和“淇淇”这段佳话的最好例证和诠释!

 

谨以此文敬献天堂里的中国邮票设计大师刘硕仁、卢天骄伉俪!

     

  (未完待续)

欢迎光临“海翁伯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保护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