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头中华白海豚同框,检验你的“火眼金睛”

标签:
中华白海豚保护野生动物国宝同框 |
分类: 关爱中华白海豚 |
今天坐下来细细欣赏张老师传的这幅照片,哇!12头中华白海豚同框,真是难得一见!

不过,请问各位看官,你能全部看出照片上的12头中华白海豚吗?
就我自己的体会,能辨认出12头中华白海豚还真需要“火眼金睛”!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着“海上大熊猫”的美誉。这幅12头中华白海豚同框照片源自新浪微博“@林文治的白海豚保育”,让我感到很亲切。林文治博士是我国长期研究中华白海豚保护的青年才俊,主要使用照片识别技术从事鲸类的种群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通过构建种群模型评估环境变化对鲸类微进化的影响,已经针对海南西岸、雷州湾和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开展了5-10年不等的个体追踪调查,已经辨识我国境内超过3300头中华白海豚个体,已建成该物种覆盖度最广和连续追踪时间最长的照片识别数据库。
X-MOL学术平台网页截图
记得2013年五四青年节,我曾应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和十几位青年志愿者一道出海,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心仪已久的中华白海豚,兴奋、惊喜之情难于言表,此番开眼至今历历在目。
2013年,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冯抗小盆友把博主(右2)所乘坐的快艇和一头白海豚定格在一个画面中,成为博主与中华白海豚首次相会的最佳留念。
这次江门之行返程时,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冯抗特意带我转道珠海拜会结识了中山大学两位鲸豚研究专业的博士生,其中一位就是林文治博士,另一位是桂端博士,他们当时在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野外生态研究。两位青年才俊的专业知识和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现状的真知灼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受益匪浅。
林文治
学科专业:海洋科学
研究方向:海洋鲸类种群演化

桂端
学科专业:海洋科学
研究方向:鲸豚系统发育学、生态毒理学
资料引自:中山大学海洋科学搜狐公众号
白驹过隙,眨眼间10年过去了。2017年国家农业部发布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确定了“到2026年,我国中华白海豚得到切实保护,90%以上的中华白海豚重要分布区域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小幅回升,栖息地破碎化现象逐步得到有效缓解,种群结构日趋合理,可持续生存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开展保护优先区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调查与评估得到进一步落实,并实施有效监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就地保护体系基本建成。迁地保护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迁地保护系统准备就绪。保护中华白海豚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行动目标。林文治、桂端等一批青年才俊生逢其时,大展身手,硕果累累,成为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的生力军。林文治博士拍下的这幅12头中华白海豚同框的佳作,难道不就是我国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