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130
中 篇
“淇 淇”传 奇
八、暮年“淇淇”让人怜
“淇淇”:不幸的“王老五”(下)
淇 淇
摄影:王小强
如果说记者看到的还是表面现象的话,中科院水生所专门研究白鱀豚和江豚繁殖生物学的高级工程师陈道权等专家则从1996年3月1日至1998年12月30日对“淇淇”性自慰行为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研究,他们于2001年发表了
“白鱀豚‘淇淇’性自慰行为周期的研究”报告,第一次从生物学层面报告了“淇淇”的性自慰行为,总结归纳出“淇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三种性行为的表达方式,即:贴池壁、贴池底和伸出生殖器。其中贴池壁分为立式和横卧式两种方式:
贴池壁行为最明显的特征是腹部特别是生殖孔部位与池壁紧贴并摩擦,有时生殖器从生殖孔内部分或全部伸出,有时则没有伸出生殖器。在贴池壁之前,豚常顺时针方向缓慢游动,习惯用吻对准池底,围绕圆形排水孔和池内台阶反复探视……立式贴池壁的姿势是探视行为结束之后,顺时针方向游动改为逆时针方向游动并快速靠近池壁,依吻和下颌顺序紧贴池壁,头颈部伸出水面尾柄用力摆动2—3次,胸部、腹部和生殖孔迅速贴紧池壁,并微微颤抖着缓慢向上升,部分或全部伸出生殖器,持续时间2—7秒。有时豚从鼻孔发出“吱吱”和“吱啦”声,此时豚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而横卧式又分为激动型和非激动型二种姿势:
横卧式激动型贴池壁的姿势是豚游近池壁后,身体迅速侧转90度,腹面与池壁平行,首先下颌、胸部触到池壁……腹部和生殖孔与进水孔周围池壁连续发生间断式碰撞……3—5次形成一个碰撞式摩擦串,此时生殖器从生殖孔内部分伸出或未伸出,显得非常激动。

“淇淇”腹部贴池壁行为月平均发生次数的变化
资料引自:“白鱀豚淇淇性自慰行为周期的研究”
陈道权
王克雄 龚伟明 王丁 刘仁俊
《水生生物学报》
2001年05期
这篇研究报告对“淇淇”伸出生殖器的表达方式作了如下记述:
生殖器伸出之前,豚有明显的探测行为发生……
整个身体在原地前后摇晃或上下浮动,约10—20秒后生殖器从生殖孔内慢慢伸出约7厘米左右,再慢慢接近池壁并与池壁轻轻摩擦,约5—10秒。由于生殖器与池壁的刺激作用,使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生殖器在瞬间勃起增粗增大伸出体外,其长度在10厘米以上,有时全伸出长达25厘米。此时,豚腹部迅速离开池壁,身体乘势向上一窜倒入水中侧转身体,在水面逆时针方向以侧仰泳的姿势急游冲刺,池水被掀起阵阵波浪,池水拍打池壁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极度兴奋时,阴茎勃起有时坚挺有力,从头至尾都充血,呈粉红色和桃红色向前伸,与腹部形成约30度的夹角;有时伸出的阴茎不够坚挺,顶端没有明显充血,根部明显充血,呈粉红色和桃红色倒向后方。有时阴茎前端露出生殖孔外长达几分钟或更长时间,此时阴茎为灰白色或淡粉红色,这是豚长期兴奋所致。

“淇淇”腹部贴池底行为月平均发生次数的变化
资料引自:“白鱀豚淇淇性自慰行为周期的研究”
陈道权
王克雄 龚伟明 王丁 刘仁俊
《水生生物学报》
2001年05期
这篇研究报告还记录分析了“淇淇”贴池壁、贴池底和伸出生殖器行为的周期变化,推断出“淇淇”性自慰行为发生的顺序为贴池底——贴池壁——伸出阴茎。该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在发情期内,雄性白鱀豚(“淇淇”)有伸出生殖器与池壁、池底摩擦、急游冲刺、水下呼气、发出哨叫声、直立、收腹弓背探视、玩球和在救生圈上摩擦等性自慰行为。白鱀豚“淇淇”伸出阴茎后与池壁和池底摩擦以及阴茎头(约3cm)长时间露在体外的性自慰行为是长期独居而形成的一类不正常的变态行为。这也是白鱀豚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和饲养环境的改变,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新行为。
“淇淇”伸出生殖器行为月平均发生次数的变化
资料引自:“白鱀豚淇淇性自慰行为周期的研究”
陈道权
王克雄 龚伟明 王丁 刘仁俊
《水生生物学报》
2001年05期
与“淇淇”朝夕相处的科研人员心里都非常清楚,生物学的一条重要定律是“器官用进废退”。“淇淇”长期极度孤独,没有正常的性生活,必然导致生殖器官的日益萎缩,身体早衰。但他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淇淇”在那里忍受煎熬。
但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和研究水生哺乳动物的性自慰行为。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白鱀豚馆赵庆中馆长和陈道权高级工程师2002年7月17日通过广州日报-大洋网向公众公布了这项研究成果。反映在“淇淇”身上的性自慰行为,每年3-5月每小时有6次左右,每次由生殖器变长开始,到贴着池壁运动,样子非常兴奋,持续6-7秒后结束。
“淇淇”以它自己的痛苦,换来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
据国外饲养海豚的经验,性成熟的雄性豚很难单独养活。“淇淇”实际上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但这是一个痛苦不堪的奇迹。

白鳍豚淇淇的单身一生
摄影报道:胡伟鸣
《新闻周刊》
2002年20期版面
美国互联网市场调查公司Hitwise曾通过互联网引擎的搜索记录对“人类究竟害怕什么?”作过一次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乘飞机、亲密、黑暗、死亡、蜘蛛、开车、爱、神、成功和孤独。人类害怕孤独。网友“不多”由此联想到了“淇淇”,他在博客中感慨:孤独,并不可怕,跟那头白鱀豚相比。那头从长江中捕捉到的世上唯一的白鱀豚,二十多年的漫漫岁月,它就独自一豚,围着人工修筑的堤池,一圈一圈又一圈,每天拼命地唤呼着同伴,但它不知,这个世上,只有它是最可怜的最后一头白鱀豚。
可怜见的“淇淇”!
(待续)
欢迎光临“海翁伯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