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国宝:“长江女神”白鱀豚生死全纪录(电子版)120
中
篇
“淇
淇”传
奇
六、孤独并快乐着:“淇淇”生活写真集
“淇淇”的游戏生活
有鱼儿陪伴玩耍的机会太少了,“淇淇”更多的时间是独自在池子里游泳戏水,它的泳技高超,一会儿侧泳,一会儿仰游,一会儿又象表演杂技一样快速地边滚边游,让人眼花缭乱。
“淇淇”侧泳时的精彩瞬间
博主注:这张照片来源于网络,曾被许多媒体和网络作为白鱀豚的“标准照”大量使用,但至今还不清楚摄影者和拍摄背景。2010年,水生所专家王克雄老师经过认真辨认,确认这张照片确实是“淇淇”在侧泳,并分析了其背景:照片是在水池上方拍摄的,池水绿色是当时饲养池棚顶的绿色玻璃瓦的颜色所致,水中有泡沫,是当时水池正加注自来水,冲起的泡沫。“淇淇”最喜欢在水口冲水,并且喜欢侧、仰着身体冲水。淇淇面颊部的白色皮肤,是最重要的特征。
但“淇淇”也许觉得独自游泳也有点乏味了,它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游戏对象——饲养池中安装抽水用的橡皮管。“淇淇”发现从两根橡皮管中间穿过挺好玩儿,于是,它就不停地穿过来,又穿过去,有时还故意用头碰碰管子,再用身体蹭蹭橡皮管。
橡皮管也玩腻了,“淇淇”又盯上了饲养池的自来水管,因为饲养员有时没有关紧,水管不停地向池里滴水。“淇淇”游到水管下面,让水滴一会儿滴在自己的喙上,一会儿再滴在背上,“淇淇”觉得非常好玩儿,有时干脆躺在水管下一动不动的,静静地享受凉爽的水滴。赶上下雨天,“淇淇”还用同样的方式玩儿从屋顶漏水处滴下来的水。除了饲养池的设施,有时偶尔风吹进一片树叶,或者池里掉进一片木块,都会成为“淇淇”把玩儿的玩具,玩儿的高兴时还用尾鳍挑起这些小玩儿意。
据国外科学家研究,鲸类具有发达的触觉。水族馆里饲养的海豚,喜欢让饲养员抚摸,也很愿意让人用刷子刷它的皮肤,也爱在各种粗糙物的表面,如石头和板甚至海龟的甲上摩擦身体,愿让流水冲洗;在游泳中常用鳍肢与其他个体彼此摩擦身体,在交配季节更为显著,条件许可时,几头海豚总喜欢靠在一起游泳等等,这都说明它的触觉很发达。而口周围触觉最敏锐,这里颇多粒状突起,每个突起直径约l毫米,突起处的皮肤很薄,皮下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丛,具有敏锐的触觉。这种突起分布于上、下颌、须间、口内粘膜及舌表面等处,而以吻的前端为最多,显然与摄食有关。
“淇淇”与它的同族应该有着同样的特性。
科研人员发现了“淇淇”爱玩的天性,专门买来一个塑料游泳圈扔进饲养池,出乎意料地是,这个普通的游泳圈竟成了“淇淇”最心爱的玩具,一玩就是几年仍乐此不疲。“淇淇”能十分熟练地把这个游泳圈玩出多种花样。它可以突然跃出水面,让自己的上半身爬上游泳圈,并把头伸进去,让身体伏在游泳圈上向前游动;有时,它只把长长的喙搭在圈上,推着游泳圈向前走;有时还把游泳圈一直推到池壁,用嘴巴压住游泳圈立着靠在池壁上,然后就让立着的游泳圈从自己的头部一直慢慢转到尾部,真象是在表演杂技。
一个普通的游泳圈成了“淇淇”的最爱
资料引自:刘仁俊
《追踪白鱀豚》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
当然,“淇淇”最爱玩的游戏是游到游泳圈下,然后从圈中间伸出水面,把圈套在自己的背鳍上,然后在池中游来游去,或者把游泳圈套在一侧的鳍肢上,带着游泳圈前进;或者用它那突出的额隆顶着游泳圈前行,那个专心至致的可爱样子,就像一个套着游泳圈刚下水学习游泳的小孩子,让池边的工作人员忍俊不禁!“淇淇”有时玩游泳圈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饲养员该喂食了,它不情愿地游过来,咬了一条鱼就马上回去继续玩它的游泳圈;这边饲养员等了它半天,它再来咬一条鱼,又马上回去玩,最后“逼”的饲养员不得不把游泳圈硬给拿走。
“淇淇”玩游泳圈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摄影:王小强
博主注:王小强老师作为“淇淇”的专业摄影师,20多年中为“淇淇”拍摄了大量照片,现在应该是积累保存“淇淇”和白鱀豚影像资料最多的摄影师。这张“淇淇”姿态自然优美,神情贯注玩救生圈的照片,是王小强老师自己最喜爱的“淇淇”的佳照之一。他回忆说,当时他刚走进馆里,看到“淇淇”正在非常投入地用长吻玩它最喜爱的救生圈,便马上将镜头对准“淇淇”,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既然“淇淇”这样喜欢玩具,工作人员干脆又给它买来气球、篮球等更多的玩具,“淇淇”都可以玩上一阵。比如,它能象水球运动员似的用背鳍顶着球,在水面上飞快地向前游动。但后来的玩具都没有取代游泳圈的“最爱”地位,“淇淇”每天离不开的还是游泳圈,到后来,它甚至可以把头套在圈里,然后静卧不动,惬意地躺在水面上漂浮很长时间,与游泳圈那个亲!工作人员曾有好几年不让“淇淇”玩游泳圈,但后来看到它浑身有劲无处发泄,就又把游泳圈扔进水池,没想到让“淇淇”高兴的,马上一如既往地又玩了起来。
“淇淇”玩起了塑料球
资料引自:刘仁俊
《追踪白鱀豚》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
说到“淇淇”的游戏生活,还有一段无人提及的“淇淇”与饲养员“水中共舞”的趣闻。“淇淇”在关桥基地安家后,17岁的梅建平成为它的临时饲养员,虽然每天朝夕相处,但都是站在饲养池边。后来,研究小组安排梅建平到武汉潜水队学习训练潜水,基地也专门购置了潜水服和用具。小梅学成后,按照组里的计划安排,开始下到饲养池潜水与“淇淇”亲密接触。“淇淇”开始对水中突然出现的这个“大块头”非常害怕,一见就迅速躲得远远的。小梅就总在水里泡着,慢慢接近“淇淇”,时间一长,“淇淇”也就逐渐适应不再躲了,但还是不愿让小梅用手摸它。小梅继续慢慢接近“淇淇”,得寸进尺,时间长了,“淇淇”不仅让而且还挺愿意让小梅去抚摸它那光滑的皮肤。从此以后,“淇淇”每天都要与穿着潜水服下到饲养池里的小梅一同游戏,就连冬天也没有停止。1981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来给“淇淇”拍摄科教片,梅建平每天都穿上潜水服下水配合拍摄,一共拍了40多天。一年多后,梅建平告别了“淇淇”,到别的单位正式参加工作。与“淇淇”的这段独特经历让梅建平难以忘怀。多年以后,梅建平和几位小哥们儿相聚,几杯小酒下肚,兴之所至,也因几位小辈感兴趣,他就在笔记本上随手画了一只“淇淇”的简笔画,然后津津有味地讲起“淇淇”的故事。当讲到“淇淇”还一直打着“光棍”时,小梅一声长叹,随口朗诵了一首水生所专家当年写的诗:“长江东湖水连水,可怜白鱀切莫悲,待到水梦乾坤日,自有良缘来相配。”
1984年,中科院水生所设计印制了我国第1套《白鱀豚》专题明信片,全套8枚。其中1枚的画面就是“淇淇”正在与梅建平在水中游戏,非常自然温馨。这幅珍贵照片的摄影者是水生所白鱀豚研究组早期成员之一的林克杰老师。
中科院水生所印制的我国第1套《白鱀豚》专题明信片中的另一枚喂食“淇淇”的画面中的饲养员也是梅建平,林克杰老师摄影。
2009年,笔者在武汉采访梅建平(右)的合影。光阴似箭,当年与“淇淇”同游的小梅已变成了老梅。
组里后来又先后安排王克雄、陈道权、王小强、匡新安4人下池潜水和“淇淇”玩,同时还有为“淇淇”水下拍照的任务。“淇淇”对水中新来的4个“大块头”开始仍然躲得远远的,然后很警惕的围着他们探视,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后,才慢慢游过来和他们游玩。4个人还比着看“淇淇”和谁更亲近,最后的结果,“淇淇”还是和自己的专职饲养员王克雄最亲近。再后来,“淇淇”年纪大了,所里担心一旦有个三长两短的太危险,从此严禁任何人下水与“淇淇”同游共舞了。
王克雄多年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淇淇”很愿意和人亲近,有的时候,与人靠近的欲望,甚至比吃鱼的欲望还要强烈。
(待续)
欢迎光临“海翁伯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