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2013-08-22 20:31:46)
标签:

江豚

国宝

记录

长江

濒危物种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

(第7号)

 

上周刚更新了“20082012长江江豚死亡记录汇总”,今天又要发布新的长江江豚死亡记录。这个盛夏8月还没有过去,长江下游又有2头江豚相继死亡!至此,本博客今年记录的死亡长江江豚达到12头!5年记录死亡长江江豚总数达到150头!

 

一、821日,安徽枞阳县破罡闸发现1头死亡雄性江豚

 

这是安庆师范学院淡水生态研究所专家于道平教授昨晚7点传给我的第一手资料:

昨天上午10点,安徽枞阳县渔民在该县破罡闸江段发现一头死亡江豚。于道平教授对这头死亡时间不长的江豚尸体作了测量和解剖,确认这是1头雄性江豚,体长1.74米,体重58公斤,根据体征参数(牙齿、体长、胸围、体重)及胃内容物,推测此头江豚年龄约10岁,正当壮年。该豚皮肤完整无损、营养状况适中,呼吸道有带血泡沫,牙齿磨损少,完整无缺。其食道、肠道内没有任何东西表明,它在死亡前没有吃任何食物。根据尸体解剖结果,于教授认为这头江豚死于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这张图表明牙齿磨损较少,此豚中壮年期

                   照片提供:于道平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安徽枞阳江段位置


 

一头壮年雄豚因胸膜炎死亡,是生存环境所致还是自身原因?于教授认为长江近岸水域有污染,而江豚又是近岸生活的动物,不排除人畜共患菌污染近岸水体导致江豚胸膜炎。

这头壮年雄豚为什么会腹中空空?于教授解释说,这个季节江豚食物较充裕,江豚患病后捕食能力下降,所以胃内空空的。

于教授还排除了这头江豚遭电网电击的可能性,他解释说,一般说遭电击死亡江豚通常消化系统都有食物,另外若电击暴死通常脂肪或多或少有血浸,瞳孔光亮,而此豚眼睛迷惑,没有外伤。

于教授已取了样品打算作进一步分析。

 

(注:新浪网友22日当晚在本博文评论说:“昨天在枞阳县病死的江豚,今天从土里刨出,送到中科院水生所做毒理及其他分析研究。”) 

 

 

二、816日,网民上传1头死亡江豚照片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这位南京的网民只上传了这头死亡江豚的三张照片,发出了“很可怜的江豚啊”的叹息,却再没有提供其他具体一点的信息。在热心网友“ @守护江豚” 再三询问下,这位网友只补充说这头江豚死亡地点是在江苏某江段,其他不方便说。“@守护江豚”根据他透露的红浮航标信息,分析判断了江豚死亡的大致事发江段(见下图)。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网友“@林文治的白海豚保育”则通过照片对这头江豚死亡的原因作了专业分析,他认为这头江豚的体格很强壮,基本可以排除肺炎等慢性疾病等原因。江豚尸体很新鲜,可以排除因腐烂胀气导致的内出血。而体孔的出血提示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大,船只撞击和水下爆破造成的内脏钝伤、误捕导致的肺血管破裂都会导致体孔出血,但真正死因只能通过仔细的剖检和组织学鉴定才能判断。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就在昨天,网友“agavytoad”在我的博客留言说:“南京江段尚存江豚约10头,但至今未得保护。前几天可能又有一头死亡江豚在南京被发现……”这是否就是指网传的这头江豚还无法证实。

也有网友根据照片中死亡江豚的体型特征提出该豚是长江江豚还是海江豚的疑问?对此有关专业人士也有不同看法。我还是坚持自己的一贯原则,只要发现江豚死亡的地点在长江,都先收入“长江江豚死亡记录”。如果今后有更多信息披露证明确实非长江江豚,本记录再做更正。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民间记录”,目的是呼唤全社会关注长江江豚的生死存亡,对相关信息首先要反应敏感,然后才是尽量争取信息完整准确。

 2013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第7号)

提请各位注意:在今年记录的12头死亡江豚中,长江下游地区的达到9头,占70%多,其中江苏段6头,占了死亡江豚的一半。

对比长江下游接连死亡的这两头江豚被发现处理的过程,我还有话要说。

安徽枞阳的渔民上午10点发现死亡江豚,11点报告给枞阳县渔政部门,县渔政马上报告给安庆市渔政部门,市渔政很快做出相关安排,安庆师院淡水生态研究所专家于道平教授12点接到通知,经过准备,2点出发,3点到达现场,整个过程非常顺畅,使死亡江豚得到及时并规范地妥善处理。据于教授介绍,安庆市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江豚保护网络体系,渔政部门为发现江豚及现场处置拿出专项资金,给予渔民奖励,为科研人员提供到现场处置的车辆等保障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反观江苏这头死亡江豚,发帖网友上传死亡江豚照片,并@了几位关注江豚保护的微博网友,表现出他对江豚命运的同情,但又出于“不方便说”的顾虑没有继续提供更多真相,对此我能够理解。如果当地渔政部门能够敏感地顺藤摸瓜,尽职尽责深入调查,相信一定可以水落石出。进一步说,如果当地渔政部门也像安庆渔政部门一样与有关研究机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机制,查清这头江豚的死因,为保护江豚提供重要数据,并妥善处理江豚尸体,这样这头江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死的不明不白,而是得到应有的善待。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保护好江豚,但我们现在应该高度重视并有能力善待每一头不幸的死亡江豚。据志愿者介绍,如果在江苏镇江水域碰到这种情况都会及时向保护区报告,再第一时间通报中科院水生所。但很遗憾,这头不幸的江豚至今没有官方介入调查真相,也没有媒体关注报道,除了人们看到的照片,其他仍然是空白,极有可能“死不瞑目”了!

问题是,还有多少冤死江豚连张照片也没人传,死了也就死了,连个数据都留不下!

亡羊补牢。长江全流域都应该象安庆、镇江等地这样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各方密切协作的江豚保护机制。

 

衷心感谢于道平教授对本博客的信任和支持!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