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豚国宝微笑新闻调查告别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微笑中的告别
央视《新闻调查》聚焦长江江豚有哪些亮点?
今年4月上旬,我正在医院陪老父输液时接到央视《新闻调查》节目编导胡劲草老师的短信:“我们计划制作一期45分钟的有关江豚的节目,目前在前期策划,我和一位同事今天前往武汉、岳阳,计划和水生所、WWF以及岳阳保护江豚协会同志先期见面沟通。”
一个多月后,胡老师再次发来短信说:“江豚节目正在拍摄中,节目中会用到您的博客内容。”
说来惭愧,广受好评的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和《幼童》都是吸引我眼球的精品佳作,却从来不知道都是胡劲草编导的大作!胡老师和《新闻调查》对长江江豚以及我的博客的关注让我很受鼓舞!
长江江豚的濒危现状亟需媒体和全社会关注。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媒体之一,近年对长江江豚的关注从新闻、专题报道到公益广告越来越给力。现在,央视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新闻调查》聚焦长江江豚,把江豚保护提升到媒体关注的最高平台。在我的印象中,《新闻调查》为一种动物做深度调查并不多见。
7月6日,期盼中的《新闻调查》聚焦长江江豚的深度报道——《微笑中的告别》终于在央视新闻频道首播。
《新闻调查》就是《新闻调查》,制作大手笔,节目不同凡响!
我是目不转睛地看完这期节目的,边看边感慨、边感叹!特整理截取几个自己眼中的亮点与网友交流。
亮点一、节目开篇连串发问、振聋发聩。
“你是否认识这种动物?是否知道它的名字?是否看见它的嘴角总是挂着微笑?但是你是否知道它正在以这样的方式一次一次离开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人要活着,它们就一定不能活着?”
“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种用微笑正在和我们告别的动物江豚!”
亮点二、几名被随机采访者对长江江豚的认知非常典型,道出了造成江豚极度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亮点三、美女记者张晓楠第一次见到江豚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温馨地展示了江豚们的超萌可爱。
“见到江豚的第一眼,我就被它吸引住了,因为那一瞬间你会深切感受到鱼和这种高智商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差别。”
“江豚我才刚刚认识它,面对的却是关于它濒临灭绝的话题。”
亮点六、聚焦长江江豚死亡记录,用一张张惨不忍睹的死亡江豚画面,用一个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向观众报告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的真实情况。
“科学家们预测,按照此种速度,江豚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内将走向灭绝。”
亮点七、记者直击长江、洞庭湖区受到严重破坏的江豚家园,用大量镜头记录导致江豚极度濒危的几大杀手。
“目前,长江水域尚存的1000多头江豚,一半分布在通江的鄱阳湖、洞庭湖中,剩余的半数江豚挣扎在长江主航道水域的缝隙间。”“尽管江豚需要时刻出水呼吸,但今天能在长江江面看到江豚的概率微乎其微。”
“作为人,我们或许可以有别的选择,但江豚别无选择,长江别无选择。”
“让湖面成为鱼能够自由行走的地方,这种最基本的要求在洞庭湖水域却相当奢侈。”
“当我们的巡逻船稍微行驶到邻县管辖的水域,禁渔期便形同虚设。”
亮点八、记者深入采访调查当前江豚迁地保护、原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等主要措施面临的困境、矛盾、风险和破解困局之道。
“天鹅洲长江故道这块平静的水面,并不真的是一块世外桃源。”“只有尽快扩大迁地保护区的数量,才可能避免单一保护区带来的不可挽回的巨大风险”
亮点九、结尾耐人寻味,保护长江江豚的现状和前景令人忧。
这期45分钟的深度调查节目信息量很大,亮点多多,我仅截取了以上几个亮点向网友推荐,希望更多的人都来观看《微笑中的告别》这篇关注长江江豚的力作。
(视频链接http://cctv.cntv.cn/lm/xinwendiaocha/index.shtml)。
事实上,去年春季发生长江江豚集中大量死亡事件引发媒体一阵关注报道热潮过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常态。过去的一年,除了一次全流域生态考察,我们没有看到一项保护江豚实质性措施出台,我们听到的却是有关方面正计划在镇江江豚保护区开发深水航道,这将毁灭长江下游唯一的江豚家园!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依然险恶。就在《微笑中的告别》首播的当天,江苏南通又发现1头原因不明的死亡江豚!这是我的博客今年记录到的第8头死亡江豚!而一头头江豚含冤而亡,却从来没有任何部门、任何人为其负责!
我们必须和江豚的灭绝的速度赛跑!面对江豚保护工作停滞不前的困境,央视《新闻调查》聚焦长江江豚的这期节目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多么希望《微笑中的告别》的播出,能够引起国家主管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能够触痛那些“江豚不好吃为啥还保护”的官员们麻木的神经,能够唤起更多的国人象关爱大熊猫一样关爱长江江豚,能够打破当前江豚保护的困局,推动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让江豚的微笑永远与我们相伴,而不是告别!
感谢央视《新闻调查》关注长江江豚命运的制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