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长江江豚白鱀豚白鳍豚国宝濒危物种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2012年长江江豚死亡纪录
(第10号)
2012年,我们原本对国家出台保护江豚重大措施给予热切希望,现在却不幸成为长江江豚的灾难之年!
这是我在发布第10号江豚死亡记录中说的一句话。
今天我不得不补充一句:2012年长江江豚的灾难还没有结束!
今天下午,安庆师范学院淡水豚专家于道平教授用QQ和我联系,再次提供了安徽江段2头江豚的死亡信息:
一、据安徽宿松县渔政站提供的信息, 4月18日,在宿松江段发现1头死亡江豚,体长142cm,体重约45kg,高度腐烂,死因不清楚,性别不详。渔政工作人员作了就地掩埋处理。
二、4月24日上午,于道平教授在随安庆渔业局渔政船赶赴鄱阳湖参加农业部组织的江豚死亡原因调查工作途中接到望江县渔政站报告说,有村民在该县华阳口附近的回水区浅滩上发现1头江豚搁浅。渔政船马上返回发现地点,但此时江豚已经不幸死亡。于教授现场作了解剖检查,这是1头成年雌性江豚,体长149cm,体重约45kg,年龄在七八岁,相当于人在二三十岁,正处于生育之年。它的呼吸孔、胸鳍、尾鳍等部位有明显的溃烂,且消化系统内无任何的残留。于教授从两方面作了分析,初步推断该江豚身体出现大面积溃烂是由皮肤病导致的,再加上其腹中空空,它是在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死亡的。
我在网上做了搜索,安徽当地媒体中安在线、新安晚报今日都做了报道。
这是于道平教授今年解剖的在长江干流安庆江段发现的第4头死亡江豚。也是安庆江段今年发现的第6头死亡江豚。
其实,我这几天一直在收集整理鄱阳湖今年到底死亡了多少头江豚的信息,初步判断情况非常严重,死亡数量甚至要超过洞庭湖。但还没等发布鄱阳湖的数据,就得到安徽干流的新数据,所以今天先发布第11号记录。鄱阳湖的数据也要很快发布,今年江豚死亡数量将超过30头!
于教授总结分析说,今年江豚死亡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集中发生在江豚活动热点江段;二是死亡的都是成年豚。
出现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于教授认为,去年长江全流域干旱后,滩地没有淹没,对粘性卵的鱼繁殖或以浅滩生活的四大家鱼幼苗都是灾难,加上长江干流采砂,把沉性卵繁殖地破坏了,鱼苗没有得到有效地补充,渔业资源严重萎缩,所以春节期间江豚到处流窜,各地报道江豚还进入支流中,说什么是环境改善了,也有渔民反映好像江豚多了,其实这是一种反常现象。于教授一共解剖了4头死亡江豚,其中2头高度腐烂外不清楚死亡原因,另外2头清楚表明是营养不良患病而死。
中科院水生所郑劲松博士在解剖完洞庭湖死亡江豚后心情沉重地说:“长江江豚总共就一千多头,死一头少一头,像这样下去,长江江豚很快将从人们视野中消失。”
长江江豚的灾难还没有结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事态的发展,鼓足力气,为保住江豚呐喊!
感谢于道平教授为本博客提供的重要信息与照片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