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新生境备受威胁

标签:
中华白海豚wwf濒危物种国宝鲸环保杂谈 |
分类: 关注全球保鲸 |
最新发现: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新生境备受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网站9日发布《珠江口西部中华白海豚种群生态调查,及漠阳江口搜索性调查》的最新研究,首次发现,整个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种群由香港西边海域一直伸延到漠阳江口海陵岛附近,这横跨约200公里的海豚种群分布区生态正被日渐增加的人为破坏所影响,包括沿海发展引致的栖息地丧失及频繁的海上交通。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高级环境保护主任(海洋)李美华表示:“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种群非常独特,它们不仅是中国沿岸,甚至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种群,亦是居住在全球最挤拥沿海区域的海豚种群。它们受到频繁的海上交通、严重水质污染及一连串发展工程(包括填海、倾倒、挖泥等)的影响,导致家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生境地丧失。调查更显示部分海豚受到渔船、其推动器或捕渔工具的触碰而引致严重受伤或留下伤痕。”
调查发现,珠江口西部比东部的平均海豚群规模为大,而且比香港水域的规模大得多。由至少10条海豚组成的较大规模海豚群就在上川岛和下川岛,以及在荷包岛、大襟岛和高栏列岛附近出现。这结果反映珠江口西部海域可能有更好及有利的生长及繁殖条件,所以有较多海豚出没。
调查又发现,部分区域(黄茅海和上川岛)的海豚出现率比上次于07至08年间进行调查时为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涛表示,虽然海豚出现率下降的确实原因目前还没法找出,但初步结果显示,黄茅海和上川岛的海豚数量下降可能与珠江口现存的威胁有关。
过去调查均集中研究珠江口东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这次调查结果有助补充西部种群的资料。珠江口一带发展对中华白海豚的威胁日渐増加,为了全面保育这脆弱的种群,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呼吁香港特区政府与大陆当地政府合作,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公众咨询文件》内的建议,包括为整个中华白海豚种群制定跨境保育管理计划。本会亦强烈建议优先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活于这一带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以及尽量减低对这些珍贵的大型哺乳类动物造成的伤害。
相关报道链接http://www.wwf.org.hk/news/?6080/aupres-study-release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