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11纪事(5):江豚在洞庭湖分布状况最新调查结果出炉

标签:
长江江豚白鱀豚白鳍豚国宝洞庭湖濒危物种科考文化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江豚11纪事(5):江豚在洞庭湖分布状况最新调查结果出炉
《考察水域长江江豚分布图》
(图中黑色虚线为考察路径,黑色小方块为发现长江江豚位点)
此次考察的主要结果为:
1.在岳阳市洞庭湖大桥至城陵矶三江口水域,没有监测到长江江豚的分布。这段不到10公里的水域共记录到停泊的大型运沙船499艘。该水域是洞庭湖长江江豚群体和长江干流江豚群体进行迁移和交流的唯一通道,在长江中游江豚保护中占据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2.岳阳市至鹿角镇水域共观察到5次、7头次江豚。该水域,尤其是煤炭湾水域历次考察都可以观察到长江江豚,但是江豚在该水域的分布密度不大。该水域岸边分布有大量闲置的定置网,在该水域记录到4艘挖沙船作业。
3.鹿角镇至鲶鱼口水域,共观察到27次、71头次江豚。该水域为湘江、草尾河和东洞庭湖的交界处,水势复杂,有较多的洄水区,渔业资源较丰富。在该段约13公里的湖区共记录到18艘挖沙船作业。该水域江豚密度高,但人类活动强度亦高。
5.湘江上游8公里至屈原镇共观测到1次、1头次江豚。该段水域有3个极为密集的挖沙作业区,一是湘江上游约10公里处,共聚集有8艘挖沙船作业;二是屈原镇下游约3公里水域,聚集有23艘挖沙船;再就是屈原镇上游约2公里水域,聚集有7艘挖沙船。
6.在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没有观察到长江江豚分布。渔民调查的结果为该水域在丰水期存在有较大群体的长江江豚活动,随着水位的下降,湖区变浅,不适合长江江豚栖息,因而在枯水期没有长江江豚活动。
7.横岭湖自然环境条件较好,人类活动强度较低。建议在丰水季节对该水域进行考察,以确定该水域对江豚保护的价值。
这次调查表明,该江段作为洞庭湖冬季江豚唯一的栖息区,依然还有众多的挖沙船、运沙船频繁作业,偶尔还有电打渔船在水面作业,湖水的浑浊度也比较高,对江豚的生存都带来巨大威胁。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