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10纪事(18):近40头江豚群现身鄱阳湖

标签:
长江江豚白鱀豚白鳍豚国宝环境保护鄱阳湖南京文化 |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
江豚10纪事(18):近40头江豚群现身鄱阳湖
不知什么原因,今年有关长江江豚的资讯比往年明显减少,坏消息不多,好消息也不多。在我的“长江江豚生死簿”上记录的死亡江豚仅有6头,数量远远低于前两年。但这是否说明江豚的生存环境确实大大改善而得到有效保护?但愿如此!却又不敢妄下结论,因为有些地方隐瞒不报、掩盖真相的问题始终存在。但临近年底连续看到的好消息确实让人欣欣然!所以决定打破惯例,同时更新两篇“江豚10纪事”(17)(18),记录这几条好消息。
据中广网报道,11月17号,江西省都昌县渔政人员在鄱阳湖都昌小矶山至老爷庙水域巡视时,发现了一个由30头至40头江豚组成的大型江豚群。它们正在悠闲地来回游玩,时而浮出水面,时而钻入水中,在湖面掀起雪白的浪花。江豚一般是零星地聚在一起,一次集中出现近40头江豚的群落非常罕见。当地渔业专家分析,当前正值鄱阳湖枯水季节,各种鱼类大量汇集到深水港道,江豚食物相对丰富,这可能是吸引大量江豚到来的重要原因。鄱阳湖小矶山、老爷庙水域属于省级江豚保护区,在这个水域发现大型长江江豚群落,表明枯水期这一区域成为鄱阳湖江豚的重要栖息地。
另据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报道:此前的11月2日上午9点,在南京中山码头乘轮渡过江的市民发现,江水中一个个灰不溜秋、圆滚滚的小东西随着江流沉浮。有市民激动地喊道:“江猪子,江猪子出来了!”原来,一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正集体出游,不少市民举起相机拍照。据目击者说,昨天出现的江豚一共有10多头,长约1米左右,它们高昂着头,迎着风在湍急的江水中畅游,有的还高高跃出水面,有的调皮地向上空吐出一串水泡。据介绍,当天江面的风比较大,这些江豚是迎风而行。常在江边捕鱼的渔民告诉记者,江豚在起大风时集体出现被形象地形容为“江豚拜风”,通常渔民看见“江豚拜风”,近几天都会避风在家,暂停出船打鱼。一位渔民说,他记得上一次出现“江豚拜风”景观是在2007年。记者咨询了南师大相关专家,据介绍,江豚是长江内特有的大型水生动物,近年来江豚受到了很好的保护,生存水域得到改善,10月是江豚的繁殖期,昨天江豚集体出现有可能是江豚妈妈带着孩子出来“遛弯儿”。
尽管各地都有大群江豚的出现,但实际情况却喜忧参半。正在鄱阳湖考察的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生态考察博士团担忧的是,由于鄱阳湖枯水位(星子站水位9.24米),南鄱阳湖水落滩出,湖泊呈河相,滩涂湿地成为候鸟乐园;北鄱阳湖水落归槽,狭窄的水道,承载着川流不息的、无法计数的运沙船只和挖沙船,可怜的鄱阳湖江豚,就象迷途的孩子在穿梭的船流中寻找希望。专家们疾呼:鄱
阳湖严重枯水期 请给涉危物种江豚让让道!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