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豚10纪事(10):武汉又一江豚两次遇难凶多吉少

(2010-04-29 10:16:09)
标签:

长江江豚

白鱀豚

白鳍豚

国宝

濒危物种

武汉

救助

文化

分类: 拯救长江江豚

江豚10纪事(10):武汉又一江豚两次遇难凶多吉少

 

综合汉网-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报道:426日一早,有几名武汉市民在阳逻水泥厂码头江滩边发现一头江豚搁浅在货船与趸船之间的浅滩上。目击者杨先生介绍,他得知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用皮带拴住江豚往江水深处拖,拖拉时江豚腹部被翻过来,他发现江豚腹部有一道长长的划伤,已经化脓,发出阵阵腥臭。杨先生可怜受伤的江豚,见它往抽水房边游去,担心受伤的江豚吸了污水伤口再次感染,就一次又一次的用木棍把江豚往江水深处推,但江豚还是向浅滩边缓慢游来。一名男青年又用吊车将江豚吊起,投入深水区。重新入水的江豚还是在岸边来回游动不愿离去,仿佛是在向人类求助,后来就不见踪影。

27日下午,这只受伤的江豚还在水泥厂抽水房一带的浅滩边游动,人们担心它在晚上再次搁浅,恐其性命难保,这才打电话向当地渔政部门报告。

  武汉市渔政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专家赶往事发地点寻找受伤江豚,将随时对其进行救助。但直到当晚9时许,渔政人员和专家仍没有寻找那头受伤江豚。

 

 

                           江豚10纪事(10):武汉又一江豚两次遇难凶多吉少

                 身受重伤的江豚屡次冲上滩,仿佛向人类求助。

                        资料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博主深为这头受重伤的江豚现在的命运担忧,它本来遇到了好心人,如果抢救及时又抢救得法,应该可以保住生命。但遗憾的是,这些武汉市民却好心办了坏事。一般情况下,白鱀豚和江豚只有在体弱或严重受伤情况下才选择搁浅,而一旦搁浅就意味着伤病严重,此时必须得到及时的专业救治才有获救的希望。我国淡水豚研究保护中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在武汉,可谓“近水楼台”,只要其中一位市民知道一点淡水豚救护的知识,及时向水生所报告,这头不幸受重伤的江豚就可以得到最专业的救治。而这几位好心的武汉市民由于不懂,先是用皮带拴住江豚在江滩上拖,致使它已经受伤的腹部再次受到伤害。然后又用木棍一次次把江豚往江里推赶,这无异于新的伤害。最后,竟用吊车将江豚吊起投入深水区,这对已经伤情严重、身体虚弱的江豚来说如同遭受酷刑残害!不客气地说,这种“救助”实际上是在这头江豚的伤口上加了一把盐,只能加重它的伤情,真的凶多吉少! 

唉,可怜的江豚,先遭人类不友好的伤害,又被人类友好地伤害,你怎么这么倒霉?

唉,好心的武汉市民们哟,说你们什么才好?!

武汉及沿江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应该以此为鉴,扎扎实实地、持之以恒地做好保护和救助长江江豚知识的宣传普及,避免今后再发生这样的憾事。

 

2010年7月17日补记:

应该如何正确救治江豚?今天整理收集的资料,2007年的一篇报道回答了这个问题,特摘要转录如下:

 碰到江豚遇险该如何急救?绝大多数渔政人员都是茫然不知所措。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启动仪式上,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专家、郝玉江博士提议,尽快制订针对豚类急救的标准,并组织长江流域各豚类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及渔政人员学习。

 “不久前,就曾在长江某江段发生了一起,渔政人员不懂江豚急救,错手害死江豚的事情。”郝玉江惋惜地说,在渔政人员发现这头搁浅的江豚后,由于不懂急救方法,工作人员多次把江豚推回水中,结果这头江豚再次搁浅,直至死亡。

郝玉江说,光懂护不懂救的情况,在长江流域的一些豚类保护区普遍存在,一些江豚因为受伤、搁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最后丧了命。

他说,遇到江豚搁浅,正确的方法,应该把它送至可以暂养的地方,进行人工喂养保护。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