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白鱀豚名列近年十大灭绝物种之首

标签:
灭绝物种白鱀豚白鳍豚野生动物环保文化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英媒:白鱀豚名列近年十大灭绝物种之首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据英国《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原文如此——博主注)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
在《卫报》列出的近十年内野生环境中消亡的十个物种中,我国的氺中国宝白鱀豚不幸名列第一位,报道原文如下:
1.白鳍豚
白鳍豚又名白鱀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与白鱀豚一同列入这份十大灭绝物种名单的包括8种动物和2种植物,而在8种动物中,哺乳类3种,鸟类3种,两栖类和昆虫类各1种。
除白鱀豚排在首位外,另外2种哺乳动物是:西非黑犀牛(第2位),弯角大羚羊(第8位)。
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据悉,这一珍稀物种的成年个体总数量不到50头,事实上可能已经彻底灭绝。最近一次在喀麦隆北部的一次调查行动中,并没有发现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踪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地偷猎行动依然非常普遍,即使还有野生西非黑犀牛也难逃偷猎者的捕杀。如同其他黑犀牛种群一样,在过去的50多年间,西非黑犀牛种群数量下降超过80%,专家担忧该物种已经灭绝。
弯角大羚羊曾经是北非一种很常见的大型哺乳动物。为了取其肉食、皮革和宏伟的羊角而进行的过度猎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该物种的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弯角大羚羊列为野外灭绝物种,人们正在对该物种进行圈养繁殖,并计划最终将其放归野外。
从《卫报》报道的资料看,西非黑犀牛的命运与我国的白鱀豚相差不多,但陆生动物比淡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广阔,幸存者的机会也许会多一些。弯角大羚羊则属于野外灭绝,人工圈养的个体还在,根据我国麋鹿、普氏野马等起死回生的经验,其命运要比白鱀豚好得多。
十大灭绝物种中的3种鸟类包括:美国的夏威夷乌鸦(第4位)、美国夏威夷的毛岛蜜雀(第7位)、南美洲的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第9位)。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