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安徽芜湖新添国宝白鱀豚凭吊处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国宝雕塑野生动物环保芜湖文化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欣慰:安徽芜湖新添国宝白鱀豚凭吊处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在古往今来的艺术中,雕塑总是以它特有的材质分量和形象体量记录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情感。而以动物形象为主题的雕塑,则反映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动物造型雕塑作品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出现,但只有在公元1980年“淇淇”横空出世,“长江女神”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之后,白鱀豚形象才得以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百花园中一朵迟开的奇葩。在湖北武汉和安徽铜陵等长江中下游城市,白鱀豚雕塑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毋庸置疑,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将在每一座白鱀豚雕塑前,凭吊在中国的江湖中曾经生活过2000多万年的“水中国宝”。
经堂主考证,中国第一座白鱀豚造型的城市雕塑应该是安徽省芜湖市的《白鳍豚》雕塑,1985年由著名雕塑家严有仁先生创作,并于当年落成在芜湖市中心的赭山公园东大门,玻璃钢材质,高5米,成为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该雕塑1987年曾获得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入选作品奖。但非常惋惜,这座雕塑由于材质破损于2004年被拆除。我在确认这个消息后曾暗自思忖,芜湖真应该重建这座白鱀豚雕塑——它是中国的一个之最啊!
没想到自己和芜湖人民想到一块了。节前在网上惊喜地看到,一座新的白鱀豚雕塑落座芜湖滨江公园。芜湖滨江公园位于长江沿岸,全长9.5公里,是芜湖新规划的景观主轴和具有城市凝聚力的纽带,是新的城市名片。据《大江晚报》报道,这座用不锈钢制作的白鱀豚雕塑小品,以绿地为江面,展示了一群白鳍豚在江水中遨游的情景,可爱的造型已经成为市民留影的好背景。
《大江晚报》记者
以堂主愚见,芜湖应该按照原样重建中国第一座白鱀豚城市雕塑,而现在新建的这个白鱀豚雕塑属于小品级,只有约一米高,与原来那座5米高的巨大雕塑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小也有小的精巧之处,一是不锈钢的材质显然要比原来的玻璃钢好;二是这种借绿地为江面,白鱀豚只露出头和前半身的造型也很有特点,在全国应该是独一份。遗憾的是,网上能搜到的照片只有2张,而且都不是这座白鱀豚雕塑小品的全景,照片小且质量也不高,达不到欣赏的层次。有没有芜湖的网友受累去滨江公园拍几张高质量的白鱀豚雕塑照片,传上来让白鱀豚知音们一饱眼福?堂主这里先谢谢啦!
还有一个遗憾。从照片上看,几个孩子象骑木马一样骑在了美丽的白鱀豚身上,既不雅,也不敬,影响城市形象,应该有人管一管。我相信,如果让孩子们知道被他们当马骑的白鱀豚是自己的水中国宝,是已经消失的“长江女神”,他们就会肃然起敬站在白鱀豚雕塑前凝神凭吊的。
欢迎光临“淇淇纪念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