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俊院士这样评论“周老虎”与“白鳍豚灭绝”事件

(2008-11-28 23:29:02)
标签:

白鳍豚

华南虎

野生动物

环保

院士

文化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周俊院士这样评论“周老虎”与“白鳍豚灭绝”事件

 

这两年,我国珍稀动物保护出了两个大事件:一个是陆上的“华南虎”,一个是水里的白鳍豚。前者从虎闹起,最后其实都在闹人,竟热到极点;而后虽然者事关一个国宝级物种的灭绝,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如何评论这两起珍稀动物事件的热与冷?

本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俊先生在《科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这样评论“华南虎”与“白鳍豚灭绝”事件:

 

这一两年发生的事例更令人反省。汶川大地震反映了我们对离都江堰不远的映秀镇森林植被知之甚少。另一个事例是陕南大巴山镇坪的华南虎事件,闹了个国际大笑话。虎在中国有5个亚种,1个亚种已灭绝,3个亚种是跨国境分布,仅华南虎亚种是中国特有,镇坪镇要有也应有一个小种群,不可能有无父母子女的孤立的一幅华南虎照片,一个农民怎能将华南虎和其他亚种的虎区别开来。有关部门看到这张照片首先应持怀疑态度,再调查证实一下即可解决,用不着那样劳民伤财。相反,白鳍豚的灭绝或功能性灭绝和江豚的保护,除科学家外并未像华南虎那样引起人们和媒体关注。至于一些土著鱼类的大量濒危或灭绝就更无人过问了。

 

周俊院士这样评论“周老虎”与“白鳍豚灭绝”事件周俊院士这样评论“周老虎”与“白鳍豚灭绝”事件

 

周俊院士在题为《生物学领域中传统学科的危机》的这篇文章认为,传统学科是指发展历史较久并沿传至今的学科。建国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十分重视传统学科的作用和发展,但近20年来,这些学科出现了危机,其表现是:现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已经很少,年过80岁的不足10人,一些70岁左右的人或退休或带病完成手头工作。年轻科学工作者中有一部分从事这些领域的前沿或热点问题,因为这些研究容易得到经费资助和科研成果。问题是前沿研究绝不能代替传统学科研究,相反,前沿问题的选择是根据传统学科知识确定的。现在从事传统学科研究的人已经很少了,他们很难得到经费的支持,从事这方面调查研究条件很艰苦,与室内从事前沿研究有较大差别。这种野外调查工作,外国科学家帮不了忙,国际合作机会相对要较少,这就是现状。

 

           周俊院士这样评论“周老虎”与“白鳍豚灭绝”事件  周俊院士

 

周俊院士前面对“华南虎”与“白鳍豚灭绝”事件的评论,是以此说明生物学领域中传统学科的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什么白鳍豚的灭绝或功能性灭绝和江豚的保护,除科学家外并未像华南虎那样引起人们和媒体关注”?国人应该反思啊!

 

欢迎光临“淇淇纪念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

   “淇淇纪念堂”寻找白鱀豚知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