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第一套《白鱀豚》邮票诞生轶闻(上)

(2008-09-15 18:06:32)
标签:

白鱀豚

白鳍豚

淇淇

国宝

环保

集邮

遗产

文化

分类: 淇淇遗产目录

【淇淇遗产之邮票1】

 

[原创]世界第一套《白鱀豚》邮票诞生轶闻(上)

 

 

 

世界第一套《白鱀豚》邮票诞生轶闻(上) 

 

T57-1《白鱀豚》

 

   “淇淇”,世界第一只也是唯一一只人工饲养的白鱀豚,不幸于2002714日在孤独中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人类来说,它是一个非凡的生灵,一个珍贵的朋友。国家邮电部19801215日发行的T57《白鱀豚》特种邮票,记录和记载了“淇淇”不平凡的生命历程,成为“淇淇”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笔者当年有幸专程赴京,在这套邮票的设计者、著名邮票设计家刘硕仁先生的家中进行了专题采访,德高望重的刘老对22年前的设计过程历历在目。在此,特将《白鱀豚》邮票设计发行的轶闻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也以此纪念曾给我们带来多少希望和欢乐的“淇淇”。  

                       

T57《白鱀豚》因“淇淇”而增加发行

 

    19801月复刊的《集邮》杂志,刊登了当年邮票计划发行的选题,包括《庚申年》《荷花》等10套特种邮票,其中并没有《白鱀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国每年邮票选题计划一般都在上一年第二季度制订并公布。而在制订1980年度邮票选题计划时,我国乃至全世界还从未有一只人工饲养的白鱀豚,人们对我国这种特有的珍稀淡水豚还知之甚少。

    也就是与《集邮》复刊的同时,1980111日,“淇淇”横空出世(详情请阅读本博客长篇连载《淇淇,中国最伟大的动物明星传奇),揭开了“水中国宝”的神秘面纱。这条轰动国内外的重大科技新闻,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向国家邮电部提出发行白鱀豚邮票的建议。专家们介绍说,全世界只有4种淡水豚,白鱀豚是我国的特有种,而且还是生存了二千多万年的“活化石”,它的价值可以与国宝大熊猫相媲美。在中科院专家们的呼吁下,主管部门果断拍板,将白鱀豚列为年度增加选题,并明确要求必须在年内发行。在新中国动物邮票发行史上,这是一项绝无仅有的记录。1955年,新中国人工饲养国宝大熊猫获得成功,8年之后的196385日发行首套《大熊猫》特种邮票。1981年,我国科研人员用了三年时间、行程五万余公里,终于在陕西洋县发现我国仅存的6只 “东方宝石” 朱鹮,而《朱鹮》特种邮票问世也相隔了3年。“淇淇”享有的这项邮票发行记录,很可能是空前绝后。

 

                                  刘硕仁偏爱“胡萝卜”

 

    当时,我国邮票的设计一般采取专业设计人员自报公议、领导决定的方式。每套邮票的设计,都会有几位设计人员跃跃欲试,有一番竞争。有意思的是,列入增加选题计划的T57《白鱀豚》却无人报名。而无人报名的原因是,都嫌白鱀豚简单的外型不好看,有人说象个胡萝卜,也有人说象个白薯,总之,设计这个题材很难出采。这也难怪,谁也没有见过活的白鱀豚,人们对它还认生哩!惟有对动物题材偏爱有加的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家刘硕仁先生申报了这个选题,在他眼里,“胡萝卜” 白鱀豚那流线型的体型其实很美,更何况,它是“水中国宝” !,

     因为无人竞争,刘硕仁便捡了一个“便宜”,成为T57《白鱀豚》特种邮票的设计者。在这套邮票获得了极大成功后,刘硕仁先生曾不无幽默地说:“多亏当时没有人报这个选题,不然最后就不一定落在我身上。”

 

                         世界第一套《白鱀豚》邮票诞生轶闻(上)

                                    T57-2《白鱀豚》

 

“淇淇”是T57的艺术原型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增加选题计划是19803月下达的,设计时间非常紧迫。刘硕仁立即着手创作准备,他观摩了国外十几个国家发行的同类题材邮票,走访请教权威专家,还专程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白鱀豚标本。但动物学专家向他建议,要设计好这套邮票,必须到武汉去看看“淇淇”。

     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增加选题计划下达时,只确定采用影写版。经过初步设想,刘硕仁向领导提出上雕刻版,这样可以使这套邮票出效果。

     19805月间,在设计时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刘硕仁先后两次南下武汉看望“淇淇”,分别担任T57两枚邮票雕刻工作的雕刻师李庆发和姜伟杰也先后同行,他们受到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们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聪慧、乖巧、活泼、可爱的“淇淇”给刘硕仁留下了永生难忘的美好印象。连行前对这套选题不太感兴趣的两位雕刻师,此时也被“淇淇”所征服。其实,所有有幸见到“淇淇”的人都会为它的风采而倾倒。

     刘硕仁对“淇淇”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细致观察,画了两本速写,拍摄了许多照片,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创作资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淇淇”给了邮票设计家和雕刻师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可以说,“淇淇”是T57《白鱀豚》的艺术原型,也是T57《白鱀豚》的主人公。

 

 

  (待续)

     

    欢迎您光临“淇淇纪念堂”,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

      “淇淇纪念堂”寻找白鱀豚知音。

    转载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或或链接“淇淇纪念堂—我的博客”

    地址:http://blog.sina.com.cn/yongaiqiqi,拜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