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魏东建看大地震:冯小刚的尴尬
(2010-07-28 20:30:0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文章 |
魏东建看大地震:冯小刚的尴尬
这是一个四处讨巧的题材,所以入了冯小刚的法眼。但是唐山市政府、中保人寿、剑南春的好可以卖,自然灾难面前人性的主题,却是冯导把握不了的。
《唐山大地震》观看后,恰如我思,冯小刚在人性与亲情面前就是二把刀的夹生饭了。
徐帆与冯小刚我一直以为是喜剧人物,这是由夸奖的成分在里面,其实他俩是搞笑人物。
不止是冯小刚与徐帆,因为在我们这个民族中,其实情感的临界点,在满溢的泡沫中缺位的,我们只有好合,没有爱情;只有喜庆没有真情;只有团圆没有亲情。
所以中国人在一个层面上可以说是社会的人,不是人的人,人性是隐藏的与情感是模式化的。这样发展下来就是政权斗争中的无底线能赢就行,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的定位。
大灾难频发,却少有对自然破坏的忏悔,而成了出英模出英雄的契机。这样看来冯小刚的尴尬就不止是冯小刚自己的了,而是我们都是冯小刚。
二
归属于社会,没有肉体与自我,情感的模式化就是必然。所以《唐山大地震》,这么一个彰显人性的故事就成了徐帆搞笑的夹生饭。你刚想哭,就有笑点出现。笑又笑不痛快,这样的电影是委屈冯小刚的,这委屈,只有背后数钱的快感可以弥补。
三
陈道明的养父角色不如养母的表演成功,养女王登带着孩子点点归来的时候,应该是真情戏份很重的,他处理成了模式化的表演,像是领导给部下发脾气,感觉镜头很熟悉,换上国民党军官服,就是他的一贯戏路。
四
电影《唐山大地震》取材自小说《余震》,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著名华人女作家张翎。这个没有经历大地震的才女,在机场的巧遇读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纪实书籍,就生发出这样一部作品,而且原作中的好影片中表现的不及四分之三,失去的四分之一就是精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