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幼小衔接的“拼音困惑”

(2025-01-05 08:38:45)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学前教育

      很多家长对于幼儿进入小学的焦虑和担心,来自于拼音、识字、计算、英语“四座大山”,拼音位居其首。教育行政部门越是严禁,家长就越感觉拼音重要。一些小学和社会培训机构出于不同目的,纷纷向家长传播提前学习拼音的“重要性”。对此,幼儿园方面非常迷茫,很多园长教师在入学准备教育中不知该如何处理拼音问题。其实,这很大程度源于幼小课程的分离,源于对小学语文课标缺乏了解。

一、幼儿园该不该学拼音

拼音,准确地说叫做“汉语拼音”,它并不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的相关内容和要求是“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相关目标是“会说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这些学前政策规章里都没有学习拼音的要求。

拼音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一二年级的具体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对于小学起始阶段的拼音,很多家长觉得内容那么多学起来那么难,小学才学一个月,所以不提前做准备肯定跟不上。其实他们并不理解,小学拼音教学采取的是“集中+分散”的办法。一年级的确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集中学习,但一到六年级都在采取分散学习和各种练习形式进行巩固。既然小学用六年时间去学习、巩固拼音知识,家长就完全没有必要在幼儿园阶段就为此焦虑,也没有太大必要提前学习。

二、拼音确实很难

不提倡幼儿园学拼音,主要在于它的难度。家长们并不了解,小学拼音内容对于幼儿确实比较难,即使是大班的幼儿。让孩子简单接触一点留点兴趣还可以,但希望在幼儿阶段就学会拼读掌握标调等等并不现实。汉语拼音包括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声母分为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特殊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音节拼读又分为零声母音节、二拼音节(声母加韵母)和三拼音节(声母加介母再加韵母)、儿化音节。这么多字母、音节要会认,不能混淆;会读,读音正确;会写,占格正确;会拼,声韵结合、带调拼读,再加上四声标调、字母大小写等等,内容是很不少的。小学一年级学拼音表面看时间很短,但以后还会继续学习、训练。一些早教机构让大班甚至中班的孩子提前用大量时间去学拼音,忽视了其他应该做的活动和应该学的东西,实在浪费时间得不偿失。而且,拼音学得再好,也无法解决读音错误的问题。

10多年前,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的教学安排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2016年修订的教材,改为安排一个识字单元认识40多个常用汉字之后,再用两个单元左右的时间学拼音。2023年秋季启用的新课标教材又有了变化,先安排一个入学准备单元和一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三个拼音单元,突出了常用字基础的重要,将拼音学习进一步延迟,同时增加了拼音的学时。这是符合一年级新生学习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也有助于减轻学生对拼音的畏难情绪,打消家长的“拼音焦虑”。新教材的安排也表明,与其提前学拼音,还不如在识字上下点儿功夫想点儿办法,多学点儿常用字。

三、学拼音重在正音

为了做好入学准备,在幼儿园阶段特别在大班下学期,是否可以让孩子接触一点儿拼音呢?如果家长有需求幼儿有兴趣,我想还是可以的,不要做绝对的“严禁”。小学生学拼音的作用在于正音和识字。正音,是为了说好普通话;识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这些其实也属于幼儿前阅读能力的范围。但是一定要注意,对幼儿来说正音更为重要。

小学拼音学习的识、读、写、拼、标(标调)等内容,幼儿园阶段主要还是在“读”上下功夫,当然也可以结合“读”来认识拼音字母,以加深印象。教读汉语拼音,最直接的是示范法,教师示范发音口型、舌位,辅以动作、表情的演示;比较法,把几个声母或韵母放在一起,通过读音比较异同,。还可以通过口诀让幼儿认读,如“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嘴巴扁扁eee”。可以从低龄儿童心理特点出发,创编游戏学习拼音,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增强教学效果。考虑到手指的力度和教学的难度,书写、拼读、标调等最好还是进入小学以后再练习。

对幼儿来说,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范读去理解字母发音,比机械地教读单个字母要好得多、也容易的多。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习普通话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点目标,也是学拼音的主要功用。教师自己首先要说好普通话,然后用正确的汉字读音来渗透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让孩子从小把音读对读准,同时注意纠正方言、口语中一些错误的读音。

一些字母发音易错、易混,这是学说普通话的重点难点,在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时需要注意。在声母中,舌面音j、q、x和舌尖前音z、c、s容易读混,“解决”“zi züé”金线读成“zn siàn”。f与h、n与l、r与l易混,如“废话”和“绘画”“河南”与“荷兰”“肉”与“漏”等。z、c、s与zhi、chi、shi易混,如“读书写字”读成“读苏写志”,“穿衣吃饭”读成cunycfàn,。r和y易混,如“柔软”读成“油远”,“使用”读成sròng等。另外,zc、s有人还会错误地咬着舌尖发音,这也不是普通话的发音方法。

容易读错的韵母,最常见的是前neninunün和后鼻音ngengingong易混“开饭”与“开放”、“忠臣”与“忠诚”、“人民”与“人名”、“温度”和“翁度”等。另外易混的还有üüe,比如把“”读成lu,把“月”读成yò。ong和u,比如把“农民”读成númín,“浓度”读成núdù等。

幼儿发音出错的原因很多与方言方音有关,可以结合普通话的发音来纠正。当然还有一些与年龄和发育有关系,有些孩子说话晚,唇舌无力咬字吐字不清,这些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解决,但教师、家长也不能忽视,要及时提示改正,避免孩子长期误读,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指导幼儿正确发音,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发音正确,教学活动中坚持使用普通话,避免发音习惯上的错误。家长在家里跟孩子讲话也要尽量使用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不故意重复孩子的错误读音。父母双方如果方言不一更要引起注意,不要南腔北调给孩子带来辩音的困难。

纠正错误的发音,避免读音的混淆,除了指导正确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给孩子正确的示范,还可辅以一些的“绕口令”来练习。比如练习f与h发音,“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练习g、h发音,“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z、c、s与zhi、chi、shi区别,“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别把四十说细席,别把十四说席细。认真读,多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这样的“绕口令”还有很多,也很有趣,经常练习对正音很有好处。

总之,在幼儿园阶段可以学点儿拼音,但重点要放在正确发音、纠正错音,说好普通话。养成一口标准的发音,也就是为小学的识字、正音、朗读打下了良好基础。否则,只重视字母拼读拼写而忽视发音正音,结果很可能是拼音没学好普通话也没讲好,孩子或许还会对拼音失去兴趣。对此,家长一定要有明确的认识,不要“跟风”让孩子用大量的时间去机械地认读和书写拼音。

202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