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的识字量问题
写下这个标题,自己也觉得尴尬。因为识字量本不应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问题。
但是,时下的幼儿园,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很多都把五大领域的语言教育局限为阅读教育,接下来又把识字教育作为阅读教育的重要一环。引进的一些早教材料,都有识字量的要求。我曾见到一所幼儿园在给家长的承诺中,明确提出3年学会3000个汉字的目标。
这就出现问题了。
首先,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来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要求的是:(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这里并没有提出识字的要求。
其次,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看,汉字是抽象的符号,过早地让幼儿认识这些符号,是非常困难而且是有害的。幼儿过早地增加识字负担,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另外很多过早识字的幼儿进入小学之后,在语文课上会出现精神不集中,不注意听讲的现象。
退一步说,即使幼儿需要识字,也还有一个识哪些字和识字量的问题。根据国家出版局抽样统计,汉字中最常用字560个,常用字807个,次常用字1033个,三者合计2400个,占一般书刊用字的99%。而最常用的1000个汉字(详见附表),使用频率在90%以上。所以国家语委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常用字就是2500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2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3—4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由此,我认为如果幼儿园不得已要教孩子识字,也要控制识字量和识哪些字。根据上述材料,我认为幼儿园三年识字1000字足矣,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提供最常用的1000个汉字表。我去到的一些幼儿园,使用了一些不一定科学的早教课本,教孩子认一些“鹊”、“桓”、“颤”、“豺”、“懒惰”、“鸥鹭”之类的字,这些字都不在最常用的1000个汉字之中,有的也不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500个)中。教孩子这些不常用的字,不是对孩子的伤害又是什么?中国有句古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汉字中,有的老师还是通过查字典才认识。那么我也可以套用这句古语来提醒幼儿园的老师们:“已所不识,勿施于人”。
还有,就是识字的方法问题。应该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法、设计生动有趣的“生活流”和游戏组织识字,绝不可以机械地套用小学的识字方法。一些幼儿园采用编字谜、部首识字、结构识字、成语识字等小学识字的方法,实在是太难为孩子了。
另外,就是识字不要写字。我在一些幼儿园的中、大
班看到老师非常认真地教孩子按笔顺一笔一划地写字,而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坐姿写姿,心里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幼儿的手部肌肉还不发达,骨骼也很稚嫩,紧紧握笔写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手指肌肉和骨骼发育。此外,幼儿的控制能力很差,写字时头很低,容易导致视力减弱,颈椎变形。过早写字对幼儿的身心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最后,我还是想引用虞永平教授的一段话来说:“儿童可能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儿童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但儿童该学的东西是有限的,所谓该学的,就是儿童生命和精神成长最需要的,对后继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幼儿园阶段真正理解一个字大概需要小学阶段认同样一个字的3-4倍的时间,我们必须考虑这是否值得,别浪费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该教的东西,这是对儿童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