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发表于《青岛晚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过《红楼梦》的人,想必都深知王熙凤的手腕,以笔者看来,最先展示其持家和管家天分的舞台和情节,当属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段,对于铁槛寺弄权,读者尽可以使用翻脸不认人甚或恶毒等字眼加以形容,也毫不为过。
尽管如此,但王熙凤做这一切都是有原则的,这条原则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正名主义”,王熙凤所作所为都是业已经过宁国府乃至贾母授权的,并没有一点先斩后奏的嫌疑,其实,这一点在婆媳关系上也同样适用,哪怕是为自己的儿子取名这样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最好不要“自作主张”。
孙阿姨老两口就阿建一个儿子,儿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硕士、博士的一路读来,等结婚的时候早已过而立之年了,以至于孙阿姨老两口的抱孙子计划迟迟得不到圆满,但迎接孙子的准备却一点也没懈怠,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给孙子取名,其实,这也是阿建两口子在“密谋”的事情。
如今,随着都市里大龄青年越来越多,晚婚晚育早就不需计划生育工作者苦口婆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了,因此,祖父母抱孙子的愿望也无形中越来越心切了,何况对于大多数夫妇来说,独生子女都是铁板钉钉、没得选择的事情。
据说现在新生儿取名都成了一门生意,笔者就曾邂逅了一位做老板的母亲,听说笔者略通些《周易》等,甚至愿意出5万元来为待产的孩子取名,但笔者对此向来不以为意,儿孙自有儿孙福,岂会因为一个名字就改变命运,但孙阿姨恰恰也中招了,非要给未来的孙子抑或孙女取个好名字,讨个好彩头。
殊不料阿建媳妇的娘家也大抵如此,据说,阿建的岳父母也早早为外孙子、外孙女拟好了名字,阿建的孩子终于呱呱坠地了,但当孙阿姨老两口从老家大同赶来给媳妇做月子,并从包裹里小心翼翼地取出花钱请所谓的“大师”亲自批字给取的名字,但儿媳妇却一脸严肃地说,“我儿子已经有名字了,他外公取的。”
媳妇的这句话,让孙阿姨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直到孩子满月那天,笔者去阿建家串门,孙阿姨还耿耿于怀,趁人多地时候把笔者拉到僻静处,非要絮叨絮叨不可,“这孩子是我们老孙家的,和他们老何家有啥关系,可名字竟然让娘家取,唉,这是哪门子的规矩啊?”
可事已至此,孙阿姨也不好再坚持,毕竟自己两口子远在山西,而外公、外婆是北京人,可以常在儿孙身边照应,也“得罪不起”,但仍然对一点不忍罢休,那就是给孙子取名这么大的事情,媳妇事先竟然没征求过爷爷奶奶的意见,就“擅自做主”了。
笔者很理解孙阿姨的立场,也只能劝说孙阿姨,“新事新办,年轻人的事情就随年轻人的意吧,您老更在意的孙子,而不是一个名字。”但我仍然要奉劝一下即将做父母的年轻人,孩子取名绝不仅仅是父母的事,也是爷爷奶奶的大事。
读过《红楼梦》的人,想必都深知王熙凤的手腕,以笔者看来,最先展示其持家和管家天分的舞台和情节,当属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段,对于铁槛寺弄权,读者尽可以使用翻脸不认人甚或恶毒等字眼加以形容,也毫不为过。
尽管如此,但王熙凤做这一切都是有原则的,这条原则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正名主义”,王熙凤所作所为都是业已经过宁国府乃至贾母授权的,并没有一点先斩后奏的嫌疑,其实,这一点在婆媳关系上也同样适用,哪怕是为自己的儿子取名这样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最好不要“自作主张”。
孙阿姨老两口就阿建一个儿子,儿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硕士、博士的一路读来,等结婚的时候早已过而立之年了,以至于孙阿姨老两口的抱孙子计划迟迟得不到圆满,但迎接孙子的准备却一点也没懈怠,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给孙子取名,其实,这也是阿建两口子在“密谋”的事情。
如今,随着都市里大龄青年越来越多,晚婚晚育早就不需计划生育工作者苦口婆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了,因此,祖父母抱孙子的愿望也无形中越来越心切了,何况对于大多数夫妇来说,独生子女都是铁板钉钉、没得选择的事情。
据说现在新生儿取名都成了一门生意,笔者就曾邂逅了一位做老板的母亲,听说笔者略通些《周易》等,甚至愿意出5万元来为待产的孩子取名,但笔者对此向来不以为意,儿孙自有儿孙福,岂会因为一个名字就改变命运,但孙阿姨恰恰也中招了,非要给未来的孙子抑或孙女取个好名字,讨个好彩头。
殊不料阿建媳妇的娘家也大抵如此,据说,阿建的岳父母也早早为外孙子、外孙女拟好了名字,阿建的孩子终于呱呱坠地了,但当孙阿姨老两口从老家大同赶来给媳妇做月子,并从包裹里小心翼翼地取出花钱请所谓的“大师”亲自批字给取的名字,但儿媳妇却一脸严肃地说,“我儿子已经有名字了,他外公取的。”
媳妇的这句话,让孙阿姨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直到孩子满月那天,笔者去阿建家串门,孙阿姨还耿耿于怀,趁人多地时候把笔者拉到僻静处,非要絮叨絮叨不可,“这孩子是我们老孙家的,和他们老何家有啥关系,可名字竟然让娘家取,唉,这是哪门子的规矩啊?”
可事已至此,孙阿姨也不好再坚持,毕竟自己两口子远在山西,而外公、外婆是北京人,可以常在儿孙身边照应,也“得罪不起”,但仍然对一点不忍罢休,那就是给孙子取名这么大的事情,媳妇事先竟然没征求过爷爷奶奶的意见,就“擅自做主”了。
笔者很理解孙阿姨的立场,也只能劝说孙阿姨,“新事新办,年轻人的事情就随年轻人的意吧,您老更在意的孙子,而不是一个名字。”但我仍然要奉劝一下即将做父母的年轻人,孩子取名绝不仅仅是父母的事,也是爷爷奶奶的大事。
前一篇:羞答答的玫瑰
后一篇:CCTV5:江和平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