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汇总]管理学中的几个理论

(2005-11-30 09:41:03)
分类: 管理综合
   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这么几个很有名,也很有意思的理论:XY理论、超Y理论、Z理论,其实应该是X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四个独立的理论。它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格(XY理论)、美国乔伊·洛尔施与约翰·莫尔斯(超Y理论)、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院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提出的。我们先看看X、Y理论分别表述了什么样的内容:

1、X理论

麦格雷格在1957年首次提出X理论(同时也提出了Y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
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
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
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的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困难的
工作。”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人生性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要求;人生性宁愿接受领导的支配,不愿主动承担责任
;人生性缺乏进取心,反对变革,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人生性易受欺骗、易受煽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X理论》)

2、Y理论

与X理论同期提出的Y理论则认为:

“人并不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于这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
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管理学原理与
方法》
  复旦大学出版社)

“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
行完成任务的承诺;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绝大
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生性并非懒惰和不可信任,组织成员对工作的好恶,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如果组织
给予积极诱导和激励,成员将渴望发挥其才智,反之则视工作为一种痛苦。强制和惩罚不是
使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他们在执行自愿的任务中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
人在正常条件下能学会承担责任,并能主动要求承担责任,具有相当高的创造力、想象力和
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动性。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际上人的才智近忧一部分得到了使用。
对组织成员来说,按成果付酬和委以重任是两种相关的报酬方式,而最大的报酬是使成员自
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中国大百科全书·Y理论》)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麦格雷格的理论事实上就是对于古老的“性善论”与“性恶
论”的延续,而用这两种理论建立管理方式,就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模式:集权式和
分权式。

以X理论为指导,在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中,诞生了集权制。我们不必把诞生于50年代的X理论看成集权的最早的理论基础,因为集权这种管理模式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在50年代才比较全面的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这种管理模式的理论。

集权制作为一种组织类型,优点在于“保证命令统一,标准一致,便于维护整体利益,统筹
全局,集中力量;层级节制分明,指挥灵便,易于应变;命令便于贯彻、执行。”;缺点也
很明显:“缺乏生机和活力;上级易于滋生官僚主义,忽视提防或局部利益,影响下级主动
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中国大百科全书·集权制》)

以Y理论为指导,诞生了分权制。它的优点在于:“易于因地制宜,措施切合实际;便于发挥下级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克服全力过分集中的弊端”;缺点在于“不易发挥组织整体功能,易产生各自为政的现象;往往会因人力、财力不足,拖延和贻误工作;上级不便于统筹协调;若缺乏监督,容易产生组织间的利益冲突。”(《中国大百科全书·分权制》)

3、超Y理论

麦格雷格教授提出理论之后,乔伊与约翰两位先生进行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他们选了两
个工厂(亚克龙工厂和哈特福工厂)和两个研究所(卡美研究所和史托克顿研究所)作为实
验对象,其中一个工厂和一个研究所完全按照X理论进行严密的组织和督促管理;另外一个工厂和一个研究所则完全按照Y理论进行松弛的组织和参与管理。结果让人吃惊:
――――――――――――――――――――――――――
        任务易测定的工厂        任务难测定的研究所
------+--------------------------------------------
X理论 |    效率高                      效率低
Y理论 |    效率低                      效率高
――――――――――――――――――――――――――
在这个实验中,X理论没有获胜,Y理论同样难以让人满意。

这两位可敬的先生总结道(超Y理论):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意参与问题的决策去承担责任,这种人欢迎以X理论来指导管理工作。另一些人则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这种人欢迎以Y理论来指导管理工作。

4、Z理论

Z理论的提出是以日本企业管理经验为基础,在对美国的成功的大公司进行实际考察后提出的。该理论与XY理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XY理论更象是对人性的心理分析,而非广泛适应的,实际有效的管理指导;而Z理论则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来源于管理实践,也直接指导管理实践。

该理论认为:

“对组织成员实行长期雇佣;在决策上要求他们与管理人员保持意见一致;实行个人负责制
;对组织成员实行缓慢的评定和晋升;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一般的非正规控制;实行小范围、
小幅度的工作轮换制;实行管理人员对组织成员的全面关心。”
中国大百科·政治学·Z理论)

“1、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非短期的。企业应给予职工职业保障,而非动辄裁员
。2、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3、实行个人负责制,要求基层管理人员
不机械执行命令。4、上下级关系要融洽,企业当局要处处关怀员工,使员工心情舒畅。5、
对职工进行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种技能。6、长期评价与稳步提拔员工,不以“一时一事”对员工做结论。7、控制机制要含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管理学原理与方》)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符合X理论的部分,如:“在决策上要求他们与管理人员保持意见一致;实行个人负责制;”、“检测手段要正规”等,也可以发现符合Y理论的部分,如:“对组织成员实行长期雇佣”、“实行管理人员对组织成员的全面关心”、“不以“一时一事”对员工做结论”等。整体的理论体系是比较符合超Y理论的框架,而又比超Y理论更现实化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稍微大型的企业中,都从未出现过彻底的集权制或者分权制。一个彻底的
集权制要求一个领导,负责管理企业内部所有员工。一个彻底的分权制则要求企业内部所有
事务必须全部由全体员工共同表决方能实行。这两种纯粹的体制,一个违背了有效管理幅度
的原则,另一个则违背了管理效率的原则。所以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都是集权与分权的结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