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时候往往把它和目标分解等同起来(就象目标用KPI分解),这违背BSC的意图,BSC中上下级指标不是简单的分解关系,而是驱动关系。
林俊杰博士提到“我们不妨把企业比作一个钟表,用以简要说明平衡计分卡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制订过程的复杂性:员工好比钟表的秒针,部门为分针,公司是时针。秒针推动分针,分针推动时针,三者共同构成我们看到的结果----时间。三者之间是层层推动的关系。”
平衡计分卡个角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一定的顺序,它的每个角度都反映了一个过程.比如企业面临一些问题,员工需要学习达到一定的知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接受培训学习,然后通过一些措施完善内部的流程、完善客户服务,获得财务成果,有可能遇到企业难题,然后学习......,就这样循环。一个角度在支撑另一个角度的时候它也同时在被另一个角度推动,好象有PDCA循环的感觉(把P、D、C、A当作四个角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