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施暴者,不容漠视的“移民二代”
(2014-05-28 06:43:04)
标签:
状况第二代野草二代务工者杂谈 |
分类: 新闻评论 |
这些孩子,是典型的“移民第二代”。所谓“移民第二代”,是指随父母移民到新城市来的被动移民者。他们与父辈的谨慎、胆小,认为自己是外来人口,在别人的地盘上来讨生活就应该委曲求全夹着尾巴做人的人生原则不同,他们出生在城市或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到城市,耳濡目染着城市的繁华,并渴望融入其中。
当他们的这种渴望受到各种藩篱阻滞时,他们比父辈更容易生出不平感,这种不平感,如果作用得当,可能会成为催人奋发的力量,而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成为一种扭曲的破坏性力量。北京高院昨天发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简称白皮书)也显示,“非京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已成为北京未成年犯罪的特征之一。
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地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中,都曾经遇到过。活跃于世界各地的“越青帮”“华青帮”等帮会势力,大多是由移民第二代组成,而黑手党等黑帮组织,也以第二代移民最为强势凶猛。目前,我国正处在进入“移民第二代”高速增长时期,虽然大体量成规模的负面力量还没有出现,但在珠三角曾经活跃一时的“砍手党”,以及包括最近发生的轮流殴打少年事件,却在提醒人们,对这件事情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大多数进城的外来人口,不管在城市里是否能得到教育机会,还是就业机会,甚至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可与笑脸,都无法改变他们“回不去了”的事实。对外来人口及其后代报之以善意和平等态度,甚至为他们提供包括教育和就业机会,以宽容的心态,正视他们的不完美,对其投以帮助与关爱,不仅是为了提升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也是为了城市长久的稳定。
对这些在城市边缘“野草般”生长的“移民第二代”,城市不能再漠然视之。北京高院的白皮书呼吁“将外来流动未成年人纳入信息监管”,这种监管不应仅着眼于预防犯罪,还要尽可能帮助他们融入城市。多一所学校,也许就会少一所监狱;多一份关爱与呵护,也许就会少更多的恶性事件和伤心眼泪。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威胁,而是迫在眉睫的事实。
目前,某些地方关停针对为外来人口服务的学校,拆除外来人聚居的城中村或聚居点,增设外来人口的生活成本和居住门槛,不仅无法改变外来人口来城市的心愿,相反,只能激起愤怒与不平,是无益于改善社会治安和稳定状况,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的。
前一篇:刚刚结束的泰国清迈美好之旅
后一篇:闯红灯“抓替身”与文明无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