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训当事于民错误原因 |
分类: 新闻评论 |
有人说,这种处理的模式,与当下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氛围有直接的关系。自去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包括“八项规定”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种种习气进行整顿。几个月实施以来,最明显的效果,不在于停了多少酒席少喝了多少名酒,而在于形成了一个“公款吃喝”如过街老鼠般东躲西藏的局面,此事,在社会词典中,不再是荣耀与富贵的概念,而变成了尴尬和负面的词语。虽然也有大宾馆变内部招待所,茅台酒装进矿泉水瓶子里之类的变通。但从这些变通本身,就说明了公款吃喝者们名不正言不顺的窘态。而这种窘态与不道德感,将是进一步推进治理公款吃喝和铺张浪费的内在动力。
当然,如同不能指望着灰尘自己跑掉一样,也不能指望着积习已久的公款吃喝靠参与者们的“良心发现”和耻感去自我约束。而风气真正的变化,更来自于民众们的觉醒和参与。以泰州事件为例,当地群众自发暗访并围堵公款吃喝场所的行为,一方面是因为忍无可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民众对中央的反腐和整顿公款吃喝等行为,报之以信任的态度。以往我们听得最多的,都是哀莫大于心死的“他们吃死喝死关我屁事”之类的无奈牢骚和咒怨。但这次不一样,人们站了出来,从未有过的义正词严。没有内心坚定的信心,人们是不可能那么齐心,也不可能那么勇敢的。而信心,就来自于他们相信他们站在“道理”的一边。他们是因为“信”而眼睛雪亮的,或者干脆说,他们是因为“信”而变得勇敢的。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当事的官员,自知理亏,不得不下跪认错。这种此消彼长强弱易位的态势,直接来源于社会大势。民众包围豪宴参与反腐,泰州只是一个开始,也只是个预演。其示范与激励作用,不可低估。
一些官员曾叹息老百姓对自己说的话“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信”,这是长期的各种矛盾积累的结果,而其中,尤以漠视群众的喜怒,低估群众的智商,时常将“不明真相的群众”之类蔑视的概念挂在嘴上的后果。而这种积累是双向的。因此,尊重群众的直觉,相信群众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在反腐和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正视民众的智慧,是大有可为的。不要用错误的处理方式,人为地将民众的这股强大力量,推向反对的方向。这种事,在历史上,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不可谓不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