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人物:是谁伤了菜农韩洪岗的心?
(2011-12-03 08:45: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闻评论 |
本周人物·韩洪岗
来自河南滑县的朴实农民韩洪岗在郑州北郊的黄河滩区承包土地种植粮食和蔬菜,今年他种植的80多亩萝卜间红薯获得丰收,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每个都有3公斤左右的大萝卜滞销。最后,他决定不再销售这些萝卜,免费赠送给市民食用。但他没想到,周末两天,自己的萝卜和红薯被上万人蜂拥而上一抢而光,市民满载而归,一些差的萝卜被任意扔在菜地上。
将事情向菜农与市民之间的二元对立上来看,甚至追问市民们的道德水平,显然太简单化了一点——在如此的天气里,冒着寒风去到郊外挖萝卜的,肯定不是什么强势人群,在他们眼中,免费得到的,不是几分钱一斤的萝卜,而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表面上看,是他们疯狂的举动让菜农韩洪岗伤了心。
关于菜贱伤农的消息,时不时会见诸报端。但放下报纸,往菜市上一走,我们的感觉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就不明白,那几分钱一斤的萝卜,到咱这里身价就涨了几十甚至上百倍?在看到“免费赠送”信息之后,两天之内韩洪岗的萝卜地有上万人光顾,可见其诱惑性还是很大的很多城里人,压根就不觉得自己抢到手的是只值几分钱一斤的东西。
这就出现一个很吊诡的场景:一方面,是萝卜令菜农心碎地即将烂在地里;另一方面,是城里人对菜价近乎于焦灼的痛感。他们之间,也许就隔着城市到郊区的3里路程。而这短短的路程,似乎又阻拦着太多太多的东西,而变得太长太长。
如何打破隔在供求之间的信息和运输壁垒,让菜农们既不至于被丰收所伤,让市民们也不被“蒜你狠”“姜你军”们所激怒。更不让二者在彼此的误解中,互生恨意。
很显然,令菜农韩洪岗伤心的,不是闻讯来抢收免费萝卜的市民,而是因信息和流通不顺畅造成的忽冷忽热的菜价。作为“产、供、销”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菜农们投入最多,风险最大,而话语权最弱。他们的这种不安稳状态,直接决定着整个菜市场甚至社会的安稳状态。
候选人物
潘跃昀
候选理由:34岁的上海男人潘跃昀在开车赴朋友婚宴的路上,碰到遭土方车碾轧的一个4岁小女孩。她父亲在这场车祸中丧生,小女孩的右脚血肉模糊。潘跃昀毫不犹豫地带上小女孩,奔波近20公里,耗费4个小时,辗转两个医院,还垫付了数千元医药费。
点评:潘跃昀的举动,如同拉开窗帘时透射进来的冬日的阳光,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有些事情让人六月寒,有些事情让人三春暖,无论寒,还是暖,都只是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他们都并不足以为这个时代贴上一个醒目的标签。淡定地生活,淡定地看新闻。
马治发
候选理由:“我是个艾滋病感染者,请给我一个微笑,支持我。”高举着“征人微笑”的牌子,身高1.92米的马治发在步行街上高喊,他的出现吸引了过往行人的视线。“今年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们的活动是在12月1日之前征集微笑照片,呼吁社会对感染者的包容。”
点评:每逢一些特殊的节日,总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以特殊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非如此,或许他们永远处于这个世界的边缘。他们需要包容,但首先需要理解,之前的各种调查都显示,很多人对他们的了解远远不够。而缺乏了解的包容,其实比施舍好不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