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周新闻人物:如果谢赫特曼从了权威

(2011-10-08 09:58: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本周人物·化学诺奖得主谢赫特曼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11-10/08/B05/xuyj1a0_b.jpg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谢赫特曼于1982年发现准晶体,此举因挑战当时的“常识”,而被斥“胡言乱语”、“伪科学家”,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

虽然来得有点迟,但谢赫特曼终于等来了被承认的一天,他的发现,促使科学家们开始重新思考对物质结构的认知。过去被指责和嘲笑的谬论,变为常识。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很多先知都获得过与他相同的待遇。

其实,不论是否被发现,准晶体其实都存在,这就如同我们身处的宇宙,有太多的客观存在一样,不因为人类是否认识而改变。相对于亿万年构成的多如恒河沙数的宇宙奥秘,人类这个后来者,所知所识,都实在太有限了。但可悲的是,这些有限的认知能力,还会被因世界观、知识结构以及个人名位和利益在内的内外因左右,而大打折扣。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使我们必须反思认知世界的方法,对“权威”和“常识”的态度,以及在教育、科研甚至政治和经济领域里,对真相和真理的求索方式。我们必须达成的共识是——人类对我们身处的地球,所知的实在太少了,更遑论宇宙。我们只有常怀谦卑与敬畏之心,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不预设任何不可质疑的所谓“终极真理”,永远在探索过程中,才有可能更多地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真相。如若不然,就将陷入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狂妄状态。而这,会使我们变得置身险地而不自知,就像现在在许多领域里我们正在做的那样,任愚昧与颟顸,将人类推向灭亡的边缘。

谢赫特曼的价值,就在于他遵从了自己心灵中最真实的感受,坚信自己的专业水准。在世人皆不认可的情况下,坚守了自己的主见。如果当初,在包括两届诺奖得主在内的权威们的质疑和嘲笑声中,他放弃了自己的主见,那么,他也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人类,也会错失一个对世界认识水平升级的机会。

虽然,准晶体依旧在那里,悄悄地对人类发生着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