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颖眼中的世界
曾颖眼中的世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540
  • 关注人气:73,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力通吃的语境下“博士”正在成为贬义词

(2010-07-26 09:45: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7月24日的佛山人大会议上,佛山党政“一把手”的新架构正式成型,陈云贤与李贻伟这对“双博士”搭档,将刷新佛山有史以来党政领导最高学历的纪录。对于媒体以及学界对这个组合意犹未尽的时候,两名当事人的回应则显得十分“谦虚”,陈云贤担心博士组合会“重言轻行”,李贻伟就认为“经历比学历更重要”。(2010年7月25日《广州日报》 )

  报道这件事的媒体很艺术地用了“意犹未尽”来描述这件事引起的反响和震动。而让人更“意犹未尽”的是,并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意犹未尽”是怎么个“意犹未尽”法。但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反应来看,这个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犹未尽”中,大有一些争鸣和议论的意思在里面,这对于一个社会价值观正在多元化起来的时代,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报道中可以读出,当事者本人对此都有一些感觉,并正面予以了回答,倒是写报道的记者和改稿子的编辑,显得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
  照理说,“双博士”当选一地的首脑,本该是值得一边倒弱冠相庆的事情。博士者,博学之士也,一个博学智慧的人当官员,总比一个脑满肠肥不学无术的官员强千倍万倍,至少一些蠢得离谱的决策和傻得可爱的计划,会被扼杀在摇篮里,这对于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一把手的素质直接决定一方的繁荣程度和发展速度”的当下,当地百姓和媒体即便不是举双手双脚欢迎,但至少也不应该那么“意犹未尽”才对啊。
  而网上的意见,就不那么含蓄了。对于官员的高学历,许多网友提出了质疑的声音,严格说起来,这些质疑,并不是针对佛山的陈云贤与李贻伟两位博士官员,而是针对官员高学历这一社会现象。特别是此前几天,由唐峻的博士文凭引发的关于博士文凭的大争议犹在耳际的时候。官员的能力与学历之间的关系?学术与权力应该相互保持距离还是纠结不清?“官优而博”还是“博优而官”的顺序问题;对人才畸高的学历要求所导向出的越来越变形的人才观以及由此而生出的种种奇异甚至变态的文凭生产体系。我国作为世界上不多的不脱产博士培训基地,正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官员博士群落正在快速生成中。谁能说得清,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人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又有多少人是出于对文凭的需求。
  有关各种正牌或野鸡大学的博士新闻甚至奇闻已经太多,不需我在这里重复列举。这些事例给我们的警示便是,如果一个学术称号不再安份于它本来的学术位置,而成为富者或权者胸前的装饰品的时候,拥有它的专利权,就不再保留在真正的学人手中了。这就如同天文台台长如果是一个薪水高权力重的位置,坐在上面的就不再是天文学家一样。而一旦一个社会形成了学历只是装饰品或敲门砖的文凭观的时候,那么,原本被当成荣耀的博士硕士学位成为贬义词甚至被恶搞,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一个正常的社会,飞机、火车、轮船和汽车是各安其路顺利前行的。不能说飞机价格最贵速度最快,就可以铁路公路水路都占住,这个道理,和官员、学者、艺术家或商人在各自领域发展是一样的。不能因为谁更强势,就毫无理由地占据别人的发展空间。
  这也许就是佛山“双博士”官员“被意犹未尽”的真实原因吧。这显然已超越了他们本人与这件事情的直接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