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主任”,你不是一个人在捱骂

(2010-06-30 10:20: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24日,江西防总一名官员在接受央视采访介绍汛情时,没有直接回答有关“下游群众的安危”的提问,而是大篇幅提及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被很多网友认为其“官腔浓厚”,央视主播称其被人肉搜索。(2010年6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如果央视主播的微博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么,“人肉”的威力和危害性就显现无遗——“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这一系列主题词所勾勒的,简直是一个生活被完全毁掉的可怜人的形象。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无非是
  在仓促之下没有回答好几个问题,则就更显得值得同情了。这可能是很多人在看了这条新闻时的真实反应。“官员也是人”之类的同情感触油然而生。有人甚至开始怒发冲冠地追讨起舆论此前对他批评的“不公正”来。
  但是,这个事件作为一个公共事件,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凭着事件所涉及人的利益和立场的不同,简单地同情和反对本身,都是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的,大不了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不服我我说不服你,甚至到最后恶语相向彼此泼粪大家都搞得一身臭哄哄,最终谁也说不服谁,朝共识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现在舆论界的许多事情,就是沿着这样的轨迹在发展和演进,许多新闻,在争吵和泼粪中最终由一根线变成一堆麻,直至无解。
  因此,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搏和其中的发展关系,至为重要。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公众对平主任24日在央视接受采访的表现的不满,其实并不是对他本人的不满,而是对官员在大事发生时只讲套话官话,灾难还没有结束就开始歌功颂德的那套做法的反感。就如同一个病人,在急需要听到医生对他的病情做出直接的判断时,医生绕着弯给他背教科书,讲的全是正确的废话会惹人生气一样,当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下游群众的安危”时,你却在那里照着本子念官话,根本不顾及听者的感受,不按新闻的基本规律行事,你被批评甚至咒骂,当是情理之中的事。公众厌恶的,不是平主任你本人,而是你所持的这套话语方式。
  话分两头,这套话语体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许多官员,在私底下说话时,妙语连珠,口才上佳,但一到了台面上,就离不开秘书写好的经过层层审定的讲稿,味同嚼蜡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有的社会文化氛围,还没有达到能让官员们讲错话的气场,很多人都抱着“宁不出彩,也不出错”的观念在应付讲话,而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新闻或访谈时,情况就会更严重。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应该看到,官员应该学会说话,而社会应该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营造一种让包括官员在内的所有人都畅所欲言的氛围。你可以说你所理解的道理,我可以用我的方式反对你所说的,以表达我的真实意愿。只有当这种沟通畅通了之后,包括“人肉”在内的非正规渠道的非理性表达方式,就会退出我们视野之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