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四川感冒民工赶下车的是恐惧而非歧视

(2009-12-23 10:13: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四川民工陈国芳和张大有从广西乘大巴回乡,由于大巴在行驶中空调发生故障,没有暖气,导致二人出现感冒症状。司机及全车乘客误以为他们患严重甲流感,遂在服务区投票“民意表决”将他们撵下车“隔离”……(据12月22日《重庆晚报》)

这条新闻在各大网站引起巨大的争议和反响。细读网友们群情激昂的种种留言,发现引起争议的几大元素分别是:A、民工回乡;B、甲流;C、民意表决撵下车。整合成一个标题,就是“农民工返乡途中患感冒 乘客表决将其撵下车”,这里隐含了一个广为公众关注的“歧视概念”,民工生病,被无众人无情地推下车去,在寒风中步行走在高速公路上。这样的场面,想起来都让人心痛,而建立在心痛基础上的,就是一种恨意。这种恨意,很容易和惯常的农民工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无缝对接,进而催化出一种激动的对立情绪。
应该说,这样的情绪,是自然的,但也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忽略了几个基本细节,其一,是当下无论从传说还是在现实中,越来越猖獗也越来越诡异的甲流疫情背景。设想一下,在一个通风条件极差的长途大巴上,如果真坐着两个甲流患确诊患者,后果会是怎么样?车上的人们,可不都是能花几万十几万人民币去自费医治甲流的人。
在天涯成都论坛上,有网友做了个民意调查,即“假如当时你在车上,会选择投让他们下车还是继续同行?”这个问题,多数网友选择了让他们下车。这与是否歧视本身关系不大,因为就经济状况来说,坐同一辆大巴车回乡的人,应该说没有质的区别。经济条件好的,要么坐飞机要么自驾,不太容易被卷进这场所谓的歧视中来。因此,为身份歧视而义愤的朋友,大可以暂时收起这种愤怒。这里面隐含的,与其说是歧视,倒莫如说是恐惧。
当然,这事并不是没有可说道的地方。那就是:在当下甲流流行的背景下,如何让人们正确认识并防范。在出现疑是症状时,能拿出有效的机制尽快识别出病症是否是甲流,即便每一辆大巴上不能配备设备和医务人员,但高速公路服务区应该设置相应的设备和服务站,这样就可以保证,一旦出现车上有人咳嗽发烧得厉害时,能用设备和科学的解释,而非凭车上人的直觉的所谓“民意表决”,我相信,如果在事发当时,有一个穿白大褂的人拿来仪器量一量查一查,然后告诉车人的人们这两个民工是否患的甲流,那车上的人们断不会那么决绝而坚持地要让他们走路回家。而如果发现真是甲流,则不管他们的身份是什么,都断然不需要表决,自然就要把他留下。而不像本条新闻里所写的那样,居然还能让他们悄悄离开。
因此,我们且慢激动,也且慢愤怒。而是在防控的关键节点上,再加大投入和增加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工被赶下车这条新闻,是对我们在提醒。好在故事的结局是良性的,这也免了我们为年关将近时出现悲剧而伤感。毕竟,故事发生在月黑且寒冷的高速公路上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