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颖眼中的世界
曾颖眼中的世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497
  • 关注人气:73,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政部门能否向特困的人们开一个报料热线?

(2009-08-28 07:24: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鄂州市农民戴君义在网上发帖称,2006年,2岁的女儿患上癫痫,四处求医未见好转;今年7月,妻子又患尿毒症住院,不到一个月就花了一万多。接下来的换肾及治疗等费用还得几十万元。戴君义泣血求助:“我和妻子情深意重,女儿是我和妻子唯一的孩子,我不能失去她们;我决定典当自己的一生,挽救妻子生命、使女儿恢复健康。”(8月27日《楚天都市报》)
 

  戴君义当身救妻女的新闻,和此前海量的各类“卖身救父”“卖肾救母”之类的新闻一样,其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远远小于新闻的轰动性,其实效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无论当体力还是身体上的别的什么东西来救亲人,于现今的法律是不允许的,根本不具备操作性。

  明知不可为,为什么还要为呢?原因非常简单:总得给一个由头,引起公众关注,影响力决定被救的可能性,知道的人多了,兴许其中就会有一两个富翁或官员,有了一笔捐款或一个批文,就可以保住他妻女的生命。此前常有这样的幸运者的幸运案例见诸报端,给那些濒于绝望者以小小的希望。

  这种撞大运式的应急救助方式,绝非一种有持续可能的常态。但再渺茫的希望终归也是希望。在我十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中,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将稻草当成救命绳子的人,也亲自帮他们操作了一些可能使他们获救的由头,但随着疾病的怪异性的增加,以及求助者的供不应求,“由头”这个东西,越来越不好找,也越来越难以再打动记者和捐款的人们。

  应该说,需要由头才能获得拯救本身,确实是个悲剧。其实,有了绝症身处绝地,就是再硬不过的需要拯救的由头。但这种由头,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新闻由头,新闻的最重要功能,还是应该向人们报道最新、最快、没有太多重复性的事情。生病没钱治,显然无法成为新闻的常态表述方式。

  新闻不能表述的东西,并不代表相关的职能部门不能介入。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很大一部分求助者,在向媒体和公众发出救助信息之前,居然没有向民政或一些慈善组织打听过相关的救助信息。有的基层民政救助机构甚至没有一个向公众敞开的简单快捷的联系方式。

  民政部门是不是可以向新闻界学习一点方法,以新闻报料的方式,向公众敞开一个专门的联络讯道,像110、120或119那样,比如设置一个特困危重大病的救济专号995(谐音“救救我”),向那些濒于绝望的人,伸出援手。只要他们符合条件,就对其施以简单快捷的帮助。有人一定会说,这么多危重病人,国家是否能兜得起这个底?这个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相对于日益增长形势越来越好的财政收入,特困无助等需要救助的人显然不是个不能承受的数,这个数,放之于全国这么多的省市州县财政这个分母之下,都可以说不是什么问题了。而995专线,作为一个平台,还可以起到比媒体更专业的慈善平台的作用,把那些需要帮助和愿意帮助的人,整合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