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舆论监督很可耻

(2009-06-22 09:31:06)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2009年6月8日,成都一家电视台播出名为《爷爷奶奶的大头娃娃》的专题片,讲述的是一个患先天性脑积水的小女孩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沿街乞讨的故事。因为片中所拍的内容,都在我家附近,那行乞的爷爷奶奶和巨头小脸病入膏肓的小女孩我都见过,并和许多成都人一样,给他们捐过钱,所以,就很关注节目里究竟拍了些什么?
  照我心里对此类节目的判断,大致应该是以悲悯的情怀,拍拍一家三口的不易,以及小女孩的病情,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组织一些商家和医疗组织来帮助他们,让小孩子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即便不能康复,也争取让她能在安宁的环境中走完自己不幸的人生。
  但电视的拍摄思路让我大出意外——这样一个悲惨的题材,被他们采用了质疑周久耕“至尊香烟”式的方式,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进行了所谓的还原真相式的调查。
  这是一次预设了主题的“调查”,所有的采访,都是在为预先想好的“有人利用小孩子的病在敛钱”的主题,所进行的调查,无非是在为这个主题寻找“证据”。思路颇像以往众多曝光乞丐的新闻的操作方式,前半节暗访行乞者伪装的可怜,后半节展示他们修房子吃肉喝酒之类“奢靡”生活。以此证明其不劳而获,好逸恶劳,不值得同情。
  在这期节目中,我看到记者们不厌其烦展示的种种调查结果——小女孩住宾馆、吃“安利”,在老家还修有房子,每天收入上百元。这些常人普通的生活,因其“乞讨”,而变成了罪行。
  他们所曝光的内容,离我都不远。小孩住的那家宾馆,是一家招待所性质的低档酒店,住一晚几十一百元左右。据我的调查,是爷爷奶奶为了让孩子有空调降降温,好受一点,忍痛开的。为此他们一家每天生活费仅十几元钱。而在电视台记者拍到的他们家乡的所谓豪宅,也只不过是普通住房。至于孩子的病情,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据一位采访过那位爷爷的记者说:说他们为了敛钱而上街乞讨,已不止是无耻,而是邪恶了!
  作为一个曾经受“骗”的人,我决不心疼往他们面前的盆里放过钞票。我更不嫉妒他们“每天赚上百元”的“好运气”。因为我明白,那样的收入,对于孩子的病,意味着是多大一杯水和多大一堆火?
  而作为一个前传媒工作者,我更是想给做这类题材新闻的同行说几句话:你们不贻余力地想做舆论监督报道,使社会空气更纯洁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方向似乎不对。因为即使用脚后跟想也知道,对社会公平的伤害和道德秩序的破坏,决不是沿街乞讨的大头娃娃及其家人可以搞定的。即便他们在绝望应急状态下说了或做 什么不太符合原始道德的事,我们的眼光,应该看到的是这种行为背后的无奈与可怜。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而是高高地举起道德杀威棒,对着这些弱势者勇猛出击,那就太过于无耻和缺少悲悯心了。
  从电视上细致而娴熟的调查手法,感觉得出调查记者们有许多是受了当年“扒粪者”先驱们的影响。但在学手法的过程中,请千万记住,人家当年的“扒粪者”,所扒的对象是垄断集团,大财阀、不作为的官僚和违法行政的政府机构。而你们所扒的对象,多为疑是假乞丐、做假货的小贩或站街下岗女。这种把眼光向下的舆论监督,究竟能引起民众多大的尊敬和社会多大的进步,确实不好说,也不能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