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回应特权考生事件是火上浇油

(2009-05-18 08:59: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评论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就媒体报道的《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正式回应:“我们测试的目的不是验证运动员证书的真伪,而是验证其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是否达到高考加分的标准。至于加分者的家庭背景并不在我们的验证范围之内。” (据5月17日《新京报》 )
  这是备受关注的浙江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模加分测试的最新后续报道,像许多热点新闻的后续报道一样,相关部门原本想用来平息事端而做出的解释,不仅未如愿取得公众的认同,相反却引起了更大的反响和质疑。这就像杭州交警部门在飙车案发生后做出的“70码”解释一样,直接导致了事件的受关注度升级——解释的结果,比不解释还差劲。因为他们顾左右而言他的说法,离公众想要的为什么“19名考生,13名考生的家长是副区长、建行行长、财政局副局长等地方权势人物,其余6名全是教师子女”的答案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浙江有关方面关于“测试的目的不是验证运动员证书的真伪,而是验证其体育水平和运动能力是否达到高考加分的标准。至于加分者的家庭背景并不在我们的验证范围之内”的说法,颇有点像古代笑话中那个治箭伤只锯体外的箭杆而不管体内的箭头的庸医。将原本不可分的一件事情,人为地搞成两件事。作为考试院,他们不可能不懂“20分高考加分”对一名普通的高考生意味着什么?据媒体报道,2008年高考成绩统计,浙江考生每增加一分就可超过200多名竞争者。20分,有多少没钱没闲玩航模的孩子会被貌似公平地被“PK”了下去?
  回应成为新的矛盾点,这种现象值得反思。在某些热点新闻事件中,所谓回应,从客观上起到了放大了原发新闻的负面作用。究其原因,用网上的说法便是“侮辱了广大民众的智商”。原发新闻只是报道了一个事件,渴望寻求一个真相,以还广大非特权考生和社会以公平。如果这只是触及了社会的病,那后续的“回应”其实就是病根,有关部门以实际行动回答并证实了,大家所怀疑的疑是猫腻,很难说不是事实。这种事例,在许多轰动新闻中并不鲜见。远者有越描越黑的“周老虎”,近者有引起众怒的“欺实马”。相关部门,总是不惮以挑战民众的智商且绝不避嫌的方式,将一桶桶激发怒火的油,泼向火堆。不知道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究竟来自于无知,还是自信?
  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有关部门缺乏在新形势下应对危机的能力。一些跨国大企业和商业运作机构,都已出现了公关危机的应对机制,公关人员们颇有点像美国热剧《白宫风云》中那些精通政治谋略和媒体运作以及民意力量的幕僚们,总能在危机发生之后,选择最佳合适的方式来应对。而通过众多的危机处置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沸腾的民意,没有什么比直接面对真相,表现出公平解决诚意的处置方式更有效。面对公众的质疑与困惑,直面比躲避有效,真诚比虚假有用。毕竟我们已进入了网络时代,而人民的公民意识,正在执著有力地成长。
  在这一点上,某些政府机构需要补的课还挺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