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责任的报道比"尸体油"更可怕
(2008-12-26 08:13: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闻评论 |
一条标题为《网友曝法国香水含尸体油》耸人听闻的“新闻”从网上一直传到网下,引起读者和消费者一阵惊声尖叫。 这条新闻的大意是:“23日这天,某化妆品论坛曝料,法国香水中的一种特殊成分曝光,竟然是人的尸体油!”记者以揭秘真相的心态采访了国内一位香水专家,专家在没有进行化验和实验的前提下,语焉不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地说了一大堆香水制作原理,最终也只能以“不敢肯定法国香水里到底存不存在尸体油,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水确实存在独特的配方”这句正确的废话作为结语,而这些所谓的材料,就成了一条点击率和关注度极高的惊天新闻的写作依据,堂而皇之地见诸报端,并疯传得昏天黑地。有的媒体,甚至添油加醋地把德国传奇电影《香水谋杀案》中一位法国香水师为了制香水而疯狂杀害美少女的故事,做为论据拿出来大加发挥。 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我太明白这条新闻中的几个关键词对市场媒体的价值了——法国香水,白领和高端消费者也即是报纸要争取的动力人群常用的商品,其受关注度可想而知。而“尸体油”的刺激价值,也不用我多说。任何一个市场媒体的记者和编者,看到这样的线索,都会如获至宝的。最重要的是,这条在市场上可以讨好的“新闻”,其报道风险几乎为零,因为文章内所点出“法国香水”,没有具体的品牌,可以说没有任何法国商家会跑上门来追究责任和维护权益。 但问题就在于,这条消息的线索来源,是“某化妆品论坛”,而出笼时机,又是中法关系处于微妙的大背景之下。对于任何一个媒体从来人员来说,这样一个消息来源不明确,出台动机有疑点的新闻,其求证过程,肯定应该小心和准确才是,至少应该有相关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或实验报告作为论据,而仅凭一位专家“莫须有”的解释,便以显著的标题推出来,甚至连惯常的加个问号的脱责花招都不用一下,是不是也太不靠谱了一些。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不应该仅仅是个传声筒,而应该是一个负责的信息传播渠道,它不同于街谈巷议或博客和网络论坛,任何大胆的推测,都可以以“有此一说”的方式存在。对任何信息,特别是爆炸性的耸人听闻信息,都不能道听途说或想当然地采信,必须经过严密的求证,要以给读者解惑而不是添惑的态度去办媒体,不能因为网络和江湖上有什么风吹草动,而去火上浇油地去制造眼镜杀伤剂,如果不负责的新闻做得太多了,那杀伤的,就不仅仅是读者的眼镜,而是媒体自己的公信力了。 我们急需权威部门负责任地告诉我们,法国香水是否含有尸体油。同时,我们更殷切地希望,每天看到和听到的新闻里,没有尸体油! |
前一篇:最值得看的几部圣诞电影
后一篇:把龙改为熊猫之后的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