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晴从凌晨5点多睡到11点多,勉强睁开眼,阳光刺眼,疲惫得像是被床压了几个小时。挣扎着起床,听说报社今天要做哀悼日版,国务院将5月19日至21日三天定为哀悼日,全国降半旗,19日下午14:28分鸣笛默哀三分钟。
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应该给本报写点评论文字。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与本报某些同事对评论的意见分歧太大,不想写评论,而这次,在地震面前,这些已不算什么问题,我决定主动去要求写篇评论,其坚决的态度,一如当初我拒绝写评论那样。
含着泪写了一篇《眼泪将使我们更加坚强》,虽然其中也有些口号成分,但总体上还算真诚。我发现在地震发生的这段时间里,我变得特别能理解政府,这对于一个长期对政府保持质疑和警惕的评论人来说,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我觉得,在非常时期,对政府表示支持和认同,有利于抗震救灾,因为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的抗震救灾,大体还是措施得当,且动员力很强的。至于对政府的质疑与批评,比如校舍的建筑质量以及某些地方不得力甚至不如人意的地方,好应该建议和提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做得好的就支持鼓掌,做得不好的,批评质疑。一码归一码,绝不能混为一谈。只是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我相信,在救灾结束之后,总有人会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