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锅的由来

(2007-11-15 11:46:04)
标签:

美食/厨艺

分类: 我的生活
火锅的由来
 

  天气一天天冷了起来,火锅店的生意一天天火了起来。围坐在温暖而香气扑鼻的火锅前,看玻璃窗外料峭的寒风无可奈何的表情,确实是一件乐事,幸福事。
  火锅,顾名思义,其实只要底部有火,火上有锅,就是火锅了。至于火是用什么生的,锅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锅里煮的是什么内容,则不太计较了。如果依此标准,最早的火锅大约可推到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先最早使用陶鼎边煮边吃的那个时候,只可惜那时连盐都没有,更遑论蒜泥油碟之类,说其是火锅,多少有些牵强。但叫它“原始火锅”,倒也勉强可以接受。
  随着人类对材质的认识,鼎也逐渐由陶而青铜而铁。这不仅仅是器皿的变化,而是饮食方式的革命。当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所形成的锅也就与现代相差不远。时下流行的烫火锅的铜锅铁锅和砂锅,事实上在2000多年前就已定型。至于后来的玻璃锅和不锈钢锅,则多多少少沾染了些现代人华而不实的习性,有点作秀的味道。
  火锅的锅变化不大,但用以生火的材料却一日千里,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瓦斯、电磁炉。用现代能源,虽比柴或木炭少了些烟火风味,但至少安全、卫生,不用把烫火锅的人个个薰得像哭鼻子的张飞。
  在说完“火”与“锅”之后,我们必须说说火锅中的内容。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类似鸳鸯火锅的五熟釜,可同时向人们提供五种口味的食物。可见当时人们在烫火锅时,内容已很丰富。南宋文人林洪在其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曾记录过用清水烫兔肉片蘸调味汁的吃法,此已非常接近现代火锅。1984年,内蒙古出土一墓葬壁画,画中绘有三个契丹人正在烫火锅,所烫内容为羊肉。而在此时,花椒和辣椒还没传入中国。其时的火锅,也多为清水煮食物,与后来的火锅十大名旦——鳝鱼、毛肚、金针菇、脑花、火腿肠、黄辣丁、香菜、兔腰、鸭鹅肠、豌豆尖等,不可同日而语。至于与沿海传出的海鲜火锅,则更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了。
  很多人按类型将火锅分为三大类。一类:淡汤涮片类。第二类,熟料冷锅类。第三类,熟料热锅保温类。还有人喜欢按地域分,则有重庆火锅、四川火锅,还有由此二火锅衍生出的众多新火锅,在香港,电影明星舒淇甚至开了一家宁记火锅。火锅这种极具亲和力的饮食方式,在生活日渐好转的华夏大地摧城拔寨所向无敌,遍地产出各式各样的子孙后代。而这些火锅的后代,又因其所烫内容的不同,而生发出各式各样的奇怪名头,则更是让火锅家族兴旺发达,渊远流长。
  但无论这渊源有多长,而终归有个根底。这根底,就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社会的平安和平稳。遥想上世纪20年代以前,四川火锅无非是重庆江北的一种供贩夫走卒充饥的地摊食品。发展至今,也不到90年的历史。而成都市面上见到火锅大行于市,也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人们有心境和条件追求好吃舒服本身,便是火锅及各种餐饮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前进的一个重要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