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颖眼中的世界
曾颖眼中的世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497
  • 关注人气:73,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度评论:嫦娥、华南虎与基因的十月

(2007-11-07 10:52:15)
标签:

时事评论


  
  在刚过去的十月里,科学作为主角,频频亮相于各种重要新闻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关注浪潮,包括“嫦娥奔月”“黄种人基因图谱问世”等新闻,将注定被写入历史的大事记中,而由“发现华南虎”而引发的“纸老虎风波”,也不会在短时间里平息。
  
  嫦娥引发中国人又一波关注月亮的热潮
  
  “嫦娥奔月”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传说,在这个民族的血液中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像世界上的所有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民族一样,月亮这个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曾诱发了多少的奇思和妙想。多少的诗歌与神话,都与月亮有关,有人曾开玩笑地设想,假如没有月亮会是什么样子?别的不说,光是唐诗宋词就要删掉40%,而各种童话和神话,也会因此消失不少。别的不说,单把李白和苏东坡的诗词拿出来看看,就足够说明问题了,试想把“床前明月光”和“明月几时有”中的月去掉,换上个别的什么物件,将是什么效果?
  正因为如此,中国探月计划“嫦娥计划”从1994年提出构想,就一直受到极高的关注,特别是近期,该计划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进入实施阶段,10月24日(以发射准确时间为准)嫦娥的顺利升空,对于广大中国人来说,决不仅仅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科学事件,而是一个被打开了的心结。所有媒体,准确地把握到了这股脉动,不遗余力地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嫦娥一号”和她即将要去访问的月球,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注和报道,一时间,西昌这座航天城变成了媒体城,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云集这里,争相为了目睹嫦娥那短短20秒左右的惊艳起飞,而费尽心机。许多热心的人,甚至买票专门赶到卫星发射中心,去见证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庞大的探月计划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只能跨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实现绕月探测,还将有包括登陆、返回等重要的课目留待“嫦娥二号”三号甚至N号去继续实现,月球带给中国人的快乐和激动,将在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中一直延续下去。
  与“嫦娥一号”相比,10月11日在深圳发布的全球第一个黄种人基因图谱发布“炎黄一号”虽然不如前者有火有烟过节般热闹非凡的样子,但其意义却不容小视。它的影响,不仅只于13亿中国人,而且对全球20亿黄种人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决定人类身体健康、性格特征、行为举止、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性的决定性因素,基因,被越来越深入地认识,使得人类对自身的缺陷与弱点,有了根本性的修饰和调整的可能。通过这些修复手段,人们可以像翻阅字典一样,查阅有关自己身体的一切信息。通过基因修饰,我们可以像对付感冒那样简单地对付艾滋病,也可以通过调整基因的手段,来修正自己难以克服的身体和性格缺陷。当然,如同“嫦娥一号”还需要走很远的路一样,“炎黄一号”也还有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等待。找到正确的方向就是走到了终点的一半,我们有理由对他们抱有乐观的期待。
  
  
  “纸老虎”风波和“阴盛阳衰”
  
  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方面宣布,担任调查队向导的陕西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7组村民周正龙,于今年10月3日在该县神州湾一处山崖旁,用胶片和数码相机同时拍摄到一组野生华南虎照片,经陕西省林业厅组织野生动物专家和影像专家鉴定证实,这组照片是真实的。这宣告了43年来野生华南虎重新被发现。
  这个好消息甫一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部分媒体和网友对野生华南虎人间现身感到无比兴奋,要求加强保护。另一部分则觉得这些照片很“假”,进行技术分析之后,他们更坚定了这一看法。同样研究华南虎的一些专家认为,拍到照片与新闻发布会之间,仅有几天时间,鉴定过程既短又不透明,甚至有专家直接对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接下来,全国各路记者纷纷赶往陕西,开始了一场老虎真假的报道战。接下来,科学的报道中,频频出现了一系列不太“科学”的元素,无论是坚信老虎存在的一方还是怀疑老虎只是一张纸画片的一方,都没有用科学的语言和论证方式,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让对方投降,反倒是像街边茶坊里摆闲龙门阵般,频出意气之言。双方最后甚至都不约而同地打算拿项上人头来打赌注,称“砍了我的脑壳”来证明自己正确。这种赌法,姑不论其与现行法律的悖谬之处,单是从中传递出的思维方式的信息,都让人觉得,科学意识的普及,有多么迫切的意义。
  无论这件事是真是假,都难以忽略一个事实,即:人们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越来越增强,这对于日渐严峻的自然形势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令人悲伤的是,与华南虎相比,还有很多不起眼的生物,已经永远地从我们的星球上永远消失了。
  在本月,还有一个疑似科研成果引来巨大争议,2007年10月8日某国字号权威媒体报道出一条震撼信息:“安徽高考上线率男女生比例为15:85”,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女生普遍比男生刻苦,而男孩子更容易被网吧、游戏、玩耍等因素干扰。这条数据详尽的调查稿件,似乎又为中国社会中“阴盛阳衰”的现象再增加了一条例证,“男人怎么啦?”又一次成了社会话题。但就在大家忧心如焚琢磨着要怎么样“拯救男孩”的时候,舆论界却纷纷站出来质疑该新闻和结论的真实性。有论者甚至认为:男同胞的争气与否,绝对不需要用假新闻来证明,“阴盛阳衰”决不能凭着几次体育比赛和考试就能得出结论,这样,对男同胞们也未免太不公平。
  
  
  地产富豪与第二套房按揭
  
  10月8日,《福布斯》亚洲版公布了今年中国40富豪榜。在前十榜单中,有5席半来自地产行业(黄光裕的主要产业为零售、房地产),在去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地产商人也在前十名中占据了一半席位——这个行业敛聚财富的超常能力并非谣传。但地产富豪却给人一种复杂的感受。而与此相关联的,是包括“第二套房按揭首付增至四成”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连续挥向楼市,评论界普遍认为,房贷紧缩传递的政策信号已非常明确,。一种观点认为,提高银行首付比例将是遏制高房价的最有效的市场工具,因为银行贷款是我国绝大部分住宅需求最根本的支撑点,银行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最大的支持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提高首付将减小银行贷款集中度,但对抑制房价作用并不大,房价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土地资源是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调控手段会有一定效果,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房贷紧缩信号重申了政策部门意在挤压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决心,也传递出一个政策信号:宏观调控正在由过去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转向对于通货膨胀、股市和房市的综合治理。这种治理的效果究竟怎么样,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可以肯定地说,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富豪榜中富豪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多起来,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社会的应有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