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一代的悲剧是下一代的笑话(二)

(2007-10-11 12:47:54)
标签:

社会/纪实

分类: 民间记事(江湖小人物的故事)
  二、毛选换烟
  这个故事是我父亲的小学老师的亲身经历,这位老师姓陈,几年前患肝癌去世,他的故事,随着知道的人逐渐老去而不再有人提及。
  陈老师年轻时热爱文艺喜欢交际,有宽广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渠道。这个特点,在现在当然是优点,但在那个时兴连坐、人人自危的政治斗争时代,却会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惹下大祸。
  陈老师总结自己一生的不顺,总觉得与自己喜爱交际的性格有关。他说:如果自己交际不广,就不会得到别人想也不敢想的“县团级版本毛选”,而且一得就是两套,就是多余那一套,给他惹下惨祸,将他命运的列车,搬向了灰暗的轨道。
  在当年,全民都处于赤贫的经济状态下,人们残存不多的藏物癖好,除了表现在食物上之外,便是表现在语录、像章、伟人画像和文选的收集上。而且以发行量的大小和所属者的行政级别来区分其价值。如地师级干部戴的像章和读的语录就比县团级戴的像章和读的语录珍贵。
  陈老师作为乡镇中学的老师,能得到与他身份完全不相符的县团级版本的毛选,而且一得就是两套,确乎说明他的人脉关系异乎寻常。就在他得到第二套的时候,他的邻居余奶娃很是羡慕,提议陈老师把另一套让自己转请回去。当时,凡涉及伟大领袖的东西,都不能说买卖,而只能像信徒对圣物那样,尊呼为请。
  因两家素来交好,加之可以展示自己路子宽广,陈老师爽快地答应送给他。余奶娃无功不愿受禄,表示要给钱,而陈老师谦虚地推让说:值不了几个钱的东西,不要客气。
  他想表达的,是自己没有花钱得来的,也不需要对方花钱,而所谓的“不值几个钱”的说法,只是平素常用的习惯谦词。
  余奶娃不愿意白要,陈老师劝他说:我反正已有一套了,这一套拿着也没用,你拿去吧!
  余奶娃推托不下,于是将口袋中刚刚买回来的兰花烟硬塞了两包给他,这才乐滋滋地捧着毛选回家。
  这一切,被一位当居民代表的邻居看在眼里。在这位邻居眼中,刚才那场看似平常的交换举动,已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因为有人说毛选“不值钱”,“拿着没有用”,还居然丧尽天良地拿去换了两包烟。
  此事很快被群专组列为大案,马上组织批斗大会,在无数次触及灵魂和皮肉的批判之后,陈老师被下放到偏远山区管制使用,直至退休。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喜欢交际,即使和多年未遇的老朋友见面,也是听得多,说得少,并基本不表达自己的态度。很多年轻人讥笑他是新版装在套子里的人。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