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度评论:虎头蛇尾的8月令人悲欣交集

(2007-09-07 17:16:33)
标签:

时事评论


  8月无疑是以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开始的。1日12时54分,随着最后一名矿工安全升井,河南陕县支建煤矿东风井下69名矿工在被困75个多小时后全部生还。现场指挥救援的官员喜极而泣,这是近年来频发的矿难新闻中少有的令人激动的大团圆结局,许多读者都在为久经矿难折腾而终于有所提高的营救水平欢呼,虽然大家心里明白,相濡以沫不如想忘于江湖,再好再精彩的营救技术,也不如平淡的“不出事”,但后者似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大家也就为次好的消息激动和欢呼了。17天后的8月18日,就在大家喜悦的热泪还没有干的时候,山东新泰地区煤矿出现溃水事故,相邻两家煤矿被困井下的矿工共181人,经过几天的努力后,宣告生还的可能性基本消失。包括新华社在内的所有新闻评论,都将这起失败的营救与1日那次成功的营救摆在一起评论。大家说得更多的,不是营救技术和水平,而是事前防范的问题:有些天灾是无法躲避的,而有的则是可以避免的,明知可以避而不避的,便成了人祸。两起相隔半个多月,且性质接近的灾难,让人们原本有些庆幸的心情,又重新放回了冰点。
  
  在炎热的8月,感觉到冷的还有那些不考上名牌大学就不收兵的“高四高五”学生们。8月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称,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禁止招收复读生。此举在民众中引起尖锐对立的评论。支持方认为:教育部取消公立高中举办复读班,出发点是为了国家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利大于弊。而反对方则认为:禁止公办高中开设复读班最大的受益者是一些民办高中和复读学校,这类学校的收费都很昂贵,广大低收入家庭根本没有能力把孩子送去复读,这等于断绝了那些没有应届考上大学的穷孩子的大学梦。在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中,我们所看到的本质,还是围绕高考而办的中学教育亟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教育改革一直是许多人积极思考着的事情,有的人思考宏观的体制性问题,有的人则在考虑微观的操作层面问题,在8月13日披露的北京9区县即将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便是后者思考的产物。在这个新教材中,《雪山飞狐》踢走《阿Q正传》;《红灯记》干掉《雷雨》;鲁迅老先生的作品中,也只有名气不大但具有武侠味的《铸剑》入选。据报道,这部新教材的编委,很多都是金庸迷。但该教材编委薛川东则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依此逻辑看来,我们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一个武侠时代!这种提法引来恶评如潮,也自然不在话下。
  
  说起恶评,我们不由得想起受恶评最多的另一个专业户广电总局。近年来,该局出台的系列有关娱乐节目的禁令,总会引起网络和媒体如潮的商榷和批评之声,但这一形象,在8月16日得到更正——在这一天,重庆电视台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被广电总局叫停,和以往屡屡出台的禁播令引来的骂声不同,这次的禁播令居然形成一边倒叫好的局面。由此可见,在禁令与恶俗炒作这两个讨厌事情之间,人们选择支持程度更轻一些的。
  
  面对当下无处不在已到了滥市地步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完全有理由叹息自己当典型的无辜与不幸。这倒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文艾的遭遇有几分相似,在遍地都走着以旅游为名出国考察的官员时,此公却因公款出国旅游被撤销副检察长和党内职务。对于徐的遭遇,国内从事涉外旅游的业内人士表示“完全是个意外”。实际上,使用伪造的邀请函以应付一些外事部门的审批,已是实现公费出国旅游的惯用伎俩之一,徐文艾的落马,揭开了公费出国旅游潜规则的一角。乐观者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将是更大幅度的对公务员出国旅行的追查和严管;而悲观者则认为,这不过是徐的运气不好被逮住而已,没有什么推导意义。在法制建设进程中,最忌讳的,也许就是执法的尺度问题,如果同一条法律的规定,对某些人有用对某些人无用,连被捉住的违纪违规者都觉得是意外,而叹息运气不济时,恐怕要反思的就该是制度本身的问题了。
  
  说到尺度问题,8月份还有两个大案值得留意。8月9日,法院对震惊中外的农业银行河北省邯郸市分行库管员任晓峰、马向景盗取5100万元库款案件做出一审判决,认定两人分别犯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且涉案金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判处两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几乎与此同时,云南省交通厅原副厅长胡星受贿一案,也进行了一审判决。胡星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两起案件都曾经轰动全国,而且案值接近,犯罪嫌疑人们的受审和领刑也是罪有应得,一些舆论声音甚至为两案判决中死刑与无期徒刑的差异,而有些耿耿于怀,总觉得在贪污和受贿的处罚尺度上,有点厚此轻彼的感觉。
  
  贪污犯和受贿犯的不同处罚有太复杂的专业和事实背景,也许并不具有可比性。而清洁工与清洁工之间几十倍的工资差异,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8月2日上海媒体披露,某公司一位白领孕妇被派去当清洁工扫厕所,但待遇不变,月薪9千元,该女士自嘲是“ 史上最贵清洁工”,此事在网上网下争论得一塌糊涂,倒是谋杀了不少的新闻纸和眼球。大家为女士该不该接受这份工作而吵得天翻地覆,有的甚至还扯到了职业歧视上去了,但大家却忘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在当下用工体制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怀孕女工的合法权益问题,这样的新闻出台,只能表明,《劳动法》“软”的形象,不是一天就能改变过来。
  
  对于法律和规定来说,“软”当然是没面子的,而在8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新修改的《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中,几条“软”的规定却让人感觉温暖和亲切,这些规定包括“对因生活无着偶然盗窃等五种情形不起诉”,体现出“以人为本”理念指导的法制建设中,法律的目标,更多的是构建和谐,更多的人性化法律和执法行为,将使社会更加人性化。
  
  当然,在已经过去的8月,还有许多让人不想看到却又确实绕不开的事情:湖南凤凰县“8·13”堤溪沱江大桥垮塌特大事故,64人遇难。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被指所生产的玩具含铅毒,美国有关机构已回收96.7万件玩具,玩具厂的老板张树鸿在工厂仓库上吊身亡。济南市原人大主任段义和在闹市炸死情妇被法院以爆炸罪、受贿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这些悲剧,其实本可以不发生的,但悲哀的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如果没看见就可以当它没发生过的话,我倒是愿意和更多的善良人们一样,闭上自己的眼睛!只用耳朵听那些让人高兴的新闻,如:方便面价格联盟的解体;北京迎奥运而进行的机动车限行测试,空气质量提高广大困难户利好的新房改政策的出台等等等等。
  
  此稿发表于《先锋中国评论》九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