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朋友们看我 |
落英缤纷:我的"粉红发廊",我的"女人们"
2007-07-20 23:56:06
大中小
发而出的浓烈脂粉味、和诱人香艳气,这些味道气息飘到男人的脑海里会幻
化出隐约着丰腴和妩媚的海市蜃楼,令人想入非非,忘乎所以,说实话我当
初之所以会去浏览这篇作品,也无外乎是被每个男人心里都有的那种小鬼所
唆使的.而女人看到这些则会在本能的驱使下对这些气味报以厌恶的嗤之以鼻
。不过我相信只要你看下去,小说里文学所独有的馥郁和芬芳就会渐渐取代那些
注定只存在于幻想中的脂粉味和香艳气,如同一朵盛开在夏日池塘里的粉色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它的主人,是个姓叶的瘦女孩子,这女孩子多年前写过诗,其中有一首曾作
为校园文学精品在省报副刊上发表,那首诗题目就叫《叶子》”小说是以诗
的名义开始的,同时也是以诗的质感进行着的——
因为没有风,蓝烟像一缕细纱样缠绕在树与夜色之间,使人仿佛置身在
静谧的夜景画里。
在很远的天边,还有细细一线亮光像刀口上最锋利的那线银色,把白天
和黑夜无情地斩断在天际线的两边。
在秋蓉他们头顶上,一幅辽远而深邃的秋日星图无边无际的展开了。
在每一棵树的末端,都有一颗星星很好奇很惊异地窥视着人间。”
文学芬芳的语句在小说还有很多很多,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譬如这几句:
门外的黑暗中,神神秘秘地飘进来一个又一个的男人,这些男人总是像从黑
夜中分离下来的一块块碎片,轻飘飘地不知从哪里来,又轻飘飘地,不知朝
哪去。”
雨肆虐之后的花园里剩下的最后一朵玫瑰,在阳光到来时显出惊艳而令人心
碎的美丽。”
点。而乡亲们,则像那幅画的其余部分,灰暗,单色调且有些惊愕地站在他
们的前方。”
如珍珠,散落在这部小说的每处字里行间,也好比一卷杰出的绘画,只需微
微一展,精美便扑面而来,盈满你的眼帘。
,就一直自信满满,满心期待在他的回复里能看到那种对好作品如饥似渴的
强烈愿望。可没想到,一直以来喜欢文学的他却冷不丁地闪出几句全是骨头
和刺的话来,“没啥兴趣,看太多了,婊子文学。就知道哗众取宠,拿性爱
做卖点的,实在是没什么看的了!”
作品的自信,我还是强颜欢笑,矫柔造作地为这部好作品做了一番由衷的辩
护,“我可以向你保证,这绝对是部很好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把人性刻画
的挺有深度的。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每个人都是
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其实那些卖淫女也不都是我们相信中的那样彻底堕落
了,她们其中也有美人鱼,只不过生在了下水道。。。”
他并没有,而只是悻悻地回了一句:“唉,这就是生活啊。”
意去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同样也是生活,让她们一陷入这个泥潭,就很难
自拔了,即使有朝一日能走出发廊,永远地洗去时常会粘在身上的那些男人
的汗臭味,以及各种各样污七八糟的濡湿感,但那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那
多年来淤积在心头,且会随着每一次鱼水之欢越积越厚的那片心灵上的阴暗
沼泽,会那么轻易地被抹去,被洗净吗?很难,很难,如果她们周遭的环
境是森林是原野的话,那么这片沼泽说不定会在森林的隐蔽下,在原野的包
容下渐渐地缩小,渐渐地收敛,进而最终衍变成一汪沁人的幽泉,一片苍翠
的湿地。而残酷的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她们的周围非但连可以遮阳的树丛没
有,而且连可以聊以慰籍的草地都没有象样的几块,有的只是一片饥渴的可
以吞噬一切水分的茫茫沙漠,这沙漠上那灼人的炎炎烈日,和时常呼啸而过
的滚滚风沙,让任何人面对它时都不敢敞开厚实的衣襟,露出真实的脸颊,
而且尤其是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伤疤显露一丝一毫,因为一旦这样,那么那些
灼人的烈日,狂佯的风沙就会象长了鹰的眼睛,生了狼的鼻子似地将诋毁、
辱骂、鄙夷。。。这些比任何刀子都锋利,比任何长矛都尖锐的东西,如冲
闸毁堤洪流般地往那最在意,也最脆弱的伤疤处肆无忌惮地倾泄,排灌,让
人痛的痛不欲声,让人伤的伤痕累累。
日,只是会在月夜下偶尔顾影自怜的沼泽的话,那后果将会更加不堪设想,
因为比起干燥、丑陋的如同一块过期饼干的伤疤来,这濡湿,润泽的沼泽在
它们眼里简直就是锅香气四溢,滋味撩人的鲜汤啊,我敢保证顷刻间这锅汤就会
在烈日的暴晒和风沙的席卷下消散得无影无踪.虽说有这么片沼泽并不比有
伤疤好多少——可能更糟——正是因为这片沼泽,那些原本会缱绻缠绵,两
情相悦的东西,才会在陷入其中后变成两根互相纠缠,互相撕扯,互相虬结
,但就是不会互结连理,互诉衷肠的情丝,那份心碎的痛楚欲说还休,欲说
还休;也正是因为片沼泽,那些原本会血浓于水,情深于海的东西才会在陷
入其中后被分离成两层难以相融,难以相依的物质,一层是焦急的快沸腾的
油而另一层却是丝毫不为所动,清泠依旧,冷漠依旧的水,那种绝望撕心裂
肺、撕心裂肺。但尽管如此,她们还是不想,不愿把这片害人不浅的阴骘沼
泽拱手相让于骄阳和风沙,虽然它们无所不能,无坚不摧,可以让任何东西
在一瞬间就消遁得不露半点蛛丝马迹,但它们在洗刷伤疤,磨灭沼泽的同时
,却也经常把伤疤后的心灵,沼泽后的心湖,一起抹杀掉,一切填平
掉了。对这些一边正在与内心的痛苦角力,一边又在和外界的欲望抵牾的她
们来说,这将更是得不偿失,不堪设想的,因为比起警察冷峻的神色,摄象机
骇人的长炮,照相机刺眼的闪光来,令她们更害怕,更为之瑟缩的是那些随
之而来的阴影,这阴影可能比挥之不去的自卑感更要命,更令人难以承受,
无论这阴影是投影于情郎鄙夷的目光,来自于孩子惶恐的眼神,还是发源于
丈夫瞠怒的眸子,对她们来说这无一例外都是异常致命的!
甚至突然的连一点点征兆都没有,是人都会为这些促不及防的变数所恐惧
,所骇然,但这恐惧和她们内心深处更为强烈,更为巨大的渴望,牵挂,思
念比起来,就显得太过渺小,太过无足轻重了。
家的:“她(林芳)上次回家已经是二十多天前来例假时的事情了。今天是
中秋节,虽然天上的云层很厚把月光遮得严严实实的,但她心底的月光却像
文火般无边无际地燃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应该回去看一看,这个想法一定,
心也就不那么慌了。”
张,但无论如何天生的母性是永远无法泯灭的:
的睡着。他的嘴边挂着月饼的残屑,手里紧紧捏着半个咬残了的月饼。
仿佛有一只小蚂蚁从她心上爬过,让她心中闪过一阵不知是痒还是酸的
悸动。她俯下身,轻轻在儿子脸上亲了亲。儿子脸上残留的月饼屑里有一股
让人伤感的甜味。”
贵善念,并且正在品尝着不计所得的付出带给她们的甜蜜果实:
过的,一种完全是将爱和关心施予别人而体会到的欢乐。这与多年来她看到
和听到的与得到、攫取和占有关联在一起的欢乐内容完全不同。后者给人的
欢乐是短暂的刺激;而前者给人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快意。”
燕中确实很可能也有深爱着丈夫的好妻子,为了孩子会泪影涔涔的好母亲,
用自己的血汗钱来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好心人。还有就是为数众多的从夏娃经
不起蛇(撒旦的化身)的诱惑偷吃禁果的那天开始,就心甘情愿被放逐到“
爱情”的自由和奴役中去承受心动和心悸的快乐和煎熬的痴情女子。
的风尘女子来说,面对真爱时同样也是这样的.爱情是对人类自由最大的羁
绊,在自己心仪的人面前她们习惯的那些巧言令色,那些矫柔造作,那些妩
媚轻浮顷刻间就会被脸上泛起的红潮冲闸毁堤地全部淹没.但看的出她们对这
并没有任何的黯然神伤,并没有任何怆恻之情,很显然她们是很喜欢这样的
感觉的,就好象个第一次邂逅爱情的小女生,是啊如果有可能话,她们多么
希望能重新做会小女生,找回这些本应该属于她们暗送秋波时的赧然,收到
情书时的悸动、第一次牵手时触电一般的感觉,然而这些最东西对她们来说
已经太奢侈,太难得了。哪怕是被善男信女们所忌讳的那些东西,诸如分手
时不知所措的迷惘,失恋后撕心裂肺的痛楚对她们来说也是异常珍贵的。女
人往往要为不花钱的东西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对这些沦落风尘的女子来说尤
其如此,她们无不期待能谈一次花前月下,缱绻缠绵的恋爱,无不渴望被一
个真心爱她的男人宠爱,但这些对她们来说又往往是太难以企及的,即便她们
很悉心,很用心,很费心,很真心地想去维系这份感情,不光在旁人的嘴里
还是在自己的心里,却总会有那么一些挥之不去的声音在那里不住地呢喃,
不停地叽咕,就好象一个想干点坏事的孩子在干之前心里总揣着只不听话的
小鹿一样,而且这只小鹿还会在不经意间载着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三蹦两
跳就消失得不知所踪。不过妄想到底是妄想,“远虽远但决不等于没有,就如
同灶膛中被炉灰压住的火星一样,只要稍有轻风吹过,便会呼哧哧燃成一片
。叶子明白,这一阵清风就是秋蓉所称的那一个‘梦’。”
标签,当成清风吹皱一池春水一样无关紧要的风尘女子,其实在她们内心或
许一直就有付出之后收获快乐的渴望,真爱之中品尝甜蜜的憧憬,花前月下
有口难开的羞涩。。。——一些对她们可以暂且称之为梦的东西。“世上有
真正的爱情吗?看来好像仿佛依稀有吧?”就算那挥之不去的“内心深处难
以排解的自卑感”常常让她们欲展翅高飞的心灵感到不堪重负,就算知道在
残酷的现实面前真爱——这美丽的梦幻,有朝一日会如同那气泡一样终究会
消散得无影无踪,她们依旧会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继续努力,用心地把这
个气泡吹下去,而且要吹的大大的,即便她们深知这气泡吹的越大就越有破
裂的危险,她们还是会义无返顾地吹下去,因为比起最终突然的猝灭来,她
们更愿意让这气泡的美丽在达到最高峰时从容、悠然地幻灭。在纵容这些气
泡无节制地慢慢变大的时候,仿佛有一些凄楚瑟缩的泪影正随着七彩光影的
不断扩散而渐渐地显露出了端倪。而在这泪影迷离中,她们会依稀觉得这气
泡上的光彩比财富的金色更令她们倾心,觉得这气泡的撩动比肉体的欢愉更
令她们痴醉,觉得这是她们——这些被凄凉的命运玩弄于鼓掌的可怜人——
仅有的可以自己耕种心田,并收获甜蜜的机会,而这对她们来说恰恰可能就
是生命意义的全部了,也许是某个阶段的全部,某个年龄的全部,某个月份
的全部,或者是某个阳光虽不灼热,但依旧能眩惑她们心神的午后的全部。
。。很多时候在我们看来那虚无飘渺,荒诞不稽的梦恰恰就是源于人生的现
实,也可以说它就是人生的现实在心湖上的倒影,如果有一天梦消失了,那
么要么是因为你的现实已经跨塌了,要么是因为你的心湖已经干涸了... ...
开头和进程一样荡涤着文采,充满着诗意,但我对本书的作者“曾颖”有信
心,通过对这篇作品的悉心拜读,可以肯定他是位饱受过人生的历练,浸润
了文学的芳泽,长年来笔耕不辍,深入生活,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感情储备
都是堪称至臻成熟的专业作家。我从阅读他的作品中收获了很多很多非常有
益的东西,应该说是大有展获啊。最后,衷心希望他能够在接下去的连载中
再接再厉,一如既往地“虹霓吐颖”,为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画上
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也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