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新闻评论 |
第一个现象,是本次房交会上,外地牌号的车特别多,到处都能听见外地口音的人在呼朋唤友。而这背后潜藏的,则是外地人在成都购房越来越火爆这个事实。准确的说,这种现象是自去年秋季房交会首开在黄金周大假期间开市时就有的,房地产界的经营者们似乎从这里看到了原先并没有注意到的商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题热炒,再加之包括买二手房也可以在成都上户口等利好政策的助燃,直接刺激了外地人来成都买房看房的热情。我两次被拉去房交会,都是被德阳来的亲戚抓壮丁似的拖去的。这两位亲戚,一个是想为即将读大学的女儿买套离学校近的房子居住,一个则是想着成都房子似乎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想把存在银行久没有用的养老钱拿来运动运动,以便能生些安稳的利息。
这两类人,在外地来蓉购房者中所占比例较大,还有其它因各种各样原因而在成都购房的外地人,有媒体报道,这样的人群,几乎占到参加房交会的四成左右,这样的奇观,以前只有在车展时能够看到。而媒体公布的数据称:外地人到成都购房的比例已占到总购房数的一半以上。仅2006年,内江人在成都购房达到了9400多套;达州有6300多套;乐山将近5000套;绵阳、德阳、遂宁、自贡也分别有2000多套;攀枝花、泸州、广元也有1500套以上的购房量。外来购房成为了成都房市如火如荼的中坚力量。在刚闭幕的29届房交会上,保守估计的外地人购房也在2000套以上…… 此外,重庆、拉萨、乌鲁木齐、北京、广州、浙江等省市的消费者在本次房交会上也有不凡的表现。
除了外地人购房之外,另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在本次春交会上,成交的一手和二手房的主打户型中,以“面积小、总价低、比较经济实用的90平方米以下的”占了很大一个比例。这个密码背后所显示的,就是业界一直光听见打雷没听见下雨的“80后”购房兵团终于出场了。虽然此前已有很多开发商和营销公司在打“80后”这个概念,但真正像本次春交会这样成集团地冲上房市成为一种现象的,还并不多见。“80后”购房兵团虽不像温州炒房团之类购买群体财大气粗且声势浩大,但其特征却还是非常明显的:他们购房需求主要是结婚自住,投资的需求的很少;因性格和年龄特征,他们更看重楼盘本身的品质是否符合年轻一代实用方便的想法;他们对交通便利的要求比较高,对开车和坐车的方便度需求高于对房址环线的需求。此外,因支付能力所限,他们考虑房价的因素比舒适度更多一些。不敢说这个购房大军的需求会左右成都楼市的走向,但新盘开张,不想想这些特性,也肯定是不行的了。
这两个密码叠加在一起,还会推出第三个密码:即成都房地产市场的消费力量不仅没有如某些城市那样下降,相反还在上升。需求的增加,必导致价格的上升,这是一个客观事实。5天的房交会共有67.632万人次到会,成交各类房屋(含意向)达5171套,成交面积40.764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达16.822亿元。这是什么样的概念?想必去菜市场上买过菜的人都明白!当买萝卜的人多过卖萝卜的人时,价格上涨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尽管,这种上涨,是很多人不希望或不喜欢看到的。
前一篇:江湖小人物2、喜婆
后一篇:江湖小人物3、廖大爷相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