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水发炎”事件没有胜者

(2007-04-11 22:59:29)
分类: 新闻评论

    卫生部终于发言了,在“茶水发炎”新闻见报的第21天,虽然晚点,但显然是有备而来的,用卫生部发言人的话说,是在“组织北京各大医院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进行专题研究”之后发的言。可见其对此事件的重视程度,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此事件造成的影响之大。
    卫生部发言人对此事件的总结性陈述认为:让医院的尿检程序去检验茶水,无异于打乱了有具体运行环境设定的电脑程序。大家相信该新闻策划的出发点也是希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但由于不了解医疗服务,结果事与愿违;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认为,该报道有悖于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是误导公众,不利于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以上言论一出,在坊间和舆论界引起巨大回响。特别是新闻评论界对此反应与3月19日刚曝出“茶水发炎”事件一样激烈,有论者认为,媒体在此事件中确实有悖离新闻道德的嫌疑;另有观点认为,卫生部此举是替茶水发炎翻案,但洗刷不掉医疗行业的污点;还有人则对媒体和医院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此事件是媒体失理医院失职。而作为事件的另一方,卫生界也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有媒体报道称:全国92家三甲医院医生自发参加模拟“茶水尿常规”检测,广大参与的医务人员既证明了“茶水尿常规”的不科学性,也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某种不满。
    在这个时候来评判谁有理谁没理,其实意义并不大。通过这一个事件来对媒体或医院进行道德讨伐也难免陷入鸡与蛋之争。因为这本来不具备推论价值——即使在此事件中,医院处于无辜地位,并不代表医院就不存在医德欠缺问题;而即使医院存在医风医德问题,并不代表所有的医疗行为就应该背上原罪的印记,去接受恶意的推论和猜度。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医药行业与媒体及其背后的大众的隔阂和误解,已达到了非加以重视和融化的地步了。
    人们可以举成千上万个例子,批评医院的医风医德亟待改善和提高。而医院和卫生行业,也可以举出不亚于此数的例子,来证明患者的误解与隔阂甚至敌意给他们造成的困惑和伤害。天价医疗红包手术乱收费见死不救的医院负面新闻和医院摆花圈患者杀医生恶意拖欠医药费的患者负面新闻成为构成医患关系紧张这只恶禽的两翼。这种关系的形成,固然非一日之寒,但长期以来卫生事业公益性的缺位,却是根本。片面的市场化,使医患间原本应有的生死相托的信任关系变成了相互怀疑甚至敌视的买卖关系。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中,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媒体与医院间的微妙关系,都不难理解。
    值得欣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这种危险关系的存在,有针对性地出台了许多惠民医药政策,从财力到物力到人力,对卫生事业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支持和改善,其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成效,已日渐显现出来,这些善意都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最终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这列巨型火车正逐渐行驶在正确的方向上,这与媒体和公众的愿望并不矛盾。在达成这一点共识的前提下,任何样的误会与矛盾,都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予以化解,本着建设性的前提,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解决方式,才是有利于和谐建设的。卫生部和媒体以及公众,最需要解决的,不是判断这一孤立事件的是非问题,更不是通过这一城一地的胜负与得失,去对对方做简单化的道德评判。而是冷静分析这些矛盾的成因,从根本上将其化于无形。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茶水发炎”新闻之所以如此热闹的原因,并不在茶水本身,而是公众与媒体对现行的医疗制度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只是这种表达,如果建立在更理性,更科学的基础上,就更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