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伤狗事件,成都每年都会发生许多起。有人用毒鼠强拌骨头扔在小区大院里,有人往养狗人家里扔砖头,有人用刀将流浪狗儿砍得半死不活。2002年,还曾发生过一个大学生因为女友爱宠物而冷落自己,将一条小鹿犬幼崽放进微波炉里的惨剧。
这些事件,一经喜欢关注宠物的成都媒体报道后,都会引起网上网下甚至街坊邻里之间的争论,而且这样的争论从来就没有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大家会根据自己喜不喜欢养宠物而本能地站成两派,即爱宠派和恨宠派。前者因为看到可爱的狗狗受到残忍的伤害,口吐恶词诅咒施暴者不得好死,甚至让凶手抵命的想法都有。而恨宠派看到那些夜晚扰他们清梦白天吓他们孩子或把小区绿化带变成厕所的罪魁祸首死伤,无不大叫过瘾拍手称快。有些小区,邻居间因为争论狗狗受伤新闻而打起来的都有,可见大家的看法,对立之尖锐。
关于狗受伤害惟一一次一边倒的舆论胜利是由爱宠派取得的。那是2005年8月,一头流浪腊肠狗被人在脖子上砍了四刀,居然奇迹般地忍住剧痛,产下4条小崽崽,并在立交桥下喂它们,当人们发现它时,它已瘦得只剩一张皮,而且脖子伤口上生满了蛆。那一次,连最坚定的恨宠派也没说什么恶语,而爱宠族们,则个个流泪哽咽泣不成声。
后来,这只狗及其子女被人们救活,并由一位美籍华人从纽约赶来收养了。
这次胜利,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爱宠族的胜利,而是母性的胜利。这之后爱宠族与恨宠派之间的分歧并没明显缩小,便是一个证明。大家依旧彼此说服不了对方但又一刻不忘想说服对方地争吵,在每一次宠物新闻发生后。
这些新闻包括某商家推出宠物医保业务;某策划人搞的宠物殡葬业;某的哥为了避让一条狗而撞伤自己;某位爱心人士为宠物举行婚礼;某女士不惜重金将与她感情深厚的小鹿犬移民国外等等。
在这些新闻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爱宠族们为了给宠物谋取福利不惜一切代价绞尽脑汁的努力,这些无一不说明他们视宠物为自己的亲人不分彼此的热爱。而这些新闻每一次发生后引起的骂声和批评,也看得出恨宠派们对宠物们发自内心的厌恶,进而扩大到爱宠物的同类身上。
爱宠族与恨宠族们,各方都可以举出一千个理由,证明宠物的可爱与可恨,而且,似乎个个都有道理,个个都有说服力。前者追求动物福利、爱自然爱动物,看起来是理由十足的;后者重健康重秩序重人的生活质量,也无可厚非,双方谁也最终说服不了谁。
一位社会学家曾说,未来城市内部的矛盾,有可能以爱好者和不爱好者的矛盾为表现形式。目前小区中发生的有车族与无车族,爱宠族与恨宠族之间的矛盾,便是重要的例证。每年,成都市有为数不少的宠物官司,是这种争斗的极端形式。这些官司,有宠物咬人赔偿;有人伤宠物赔偿,还有因宠物的屎尿和叫声引发的纠纷,甚至还有宠物名誉权赔偿。前年,一位爱宠族将自己的狗起名为邻居一位恨宠族的名字引发的官司,在全国引起轰动,便是最好笑而又让人笑不出来的例子。
令人笑不出来的还有,成都110每月上百起因狗引起的纠纷报警,以及1年17个死于狂犬病者这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