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颖眼中的世界
曾颖眼中的世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497
  • 关注人气:73,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遭遇网络"哄客"

(2006-05-31 11:55:28)
分类: 我的生活


    5月13日,我发现自己的一篇旧作《桃花源祭》被人作为"2004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字网上发布,并已经集辑出版。我当时很气愤,于是就在网上发帖谴责这种不名誉的行为,希望有正义感的网友帮我查询相关线索。
    此帖出乎意料地成为热帖,两天之内点击率突破十万,跟帖数千。由此帖引发的相关论题数十帖,每帖都有不菲的点击率和回复率。一时之间,在网上形成了一次不小的"哄"动。
    有如此高的点击率和回复率,证明我帖中所指的高考考生涉嫌抄袭的话题确是受关注非常高的。因为某些语文老师在考前用"押题"的方式让学生背文章,进考场根据考题临时再做修改。这种考记忆力胜过考写作能力的作文方式,正在被某些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运用着。这难道不值得讨论,不值得引起人们的警惕吗?
    以我的初衷,此话题一经讨论,并成为热点话题,必将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极有可能使已经和正在进行这样教学作文的人们的反思。
    但令我意料不到的是,紧接而来的讨论和很快变了味。最初,大家是有理说理。支持我的人认为,这事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很多人的认识,必须通过追究,引起他们的反思和纠正。
    反对方则认为:这是现行高考制度逼迫下采取的不得已手段,不应该由一个考生来承担这个责任。
    我觉得这是理性讨论的态度,于是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接下来,又有反对者认为:为了一篇文章让一个已经读到大二的学生身败名裂,有点不宽容。支持方则认为: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个学生在选择用别人的文章当成自己的文章时,已经决定了他必须为此负责。如果对他有什么影响的话,也是剽窃本身带给他的,而非揭露剽窃的人。你不做,谁能拿你怎么样?
    此时的讨论虽有点跑题了,但基本还在理性的范畴内。
     再接下来,有人认为曾某人写了很多文章,被人家偷了一两篇,就像是富人被穷人偷了一两个馒头,就在那里叽叽歪歪、小肚鸡肠。
     至此,已开始别有居心的念头了,把一个普通的平等讨论,变成假想的恃强凌弱,并动用了最容易让人红眼的"贫富悬殊"来说事。我比人家多写了几篇文章,就成了该招人恨的理由?
     又接下来,讨论就变成了建立在恶意推测之下的谩骂。有人认为我想炒作出名,建议我学某些女写手发裸照;有人则故意说出来诛心之语,说原作没有抄袭的写得好,原作者的水平如何低下云云。还有人甚至说,原作者应该感谢抄袭者,因为没有他,还没人看到这篇文章。有人则干脆叫嚣:抄袭有理,复制无罪。
     再接下来,谩骂就变成了人身攻击:把原作者比做月经者有之;将原作者骂为"自以为比曹雪芹强"者有之;骂原作者为"穷酸卖文匠"者有之。有的则更简单直接地用了s 和b什么的英文字母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以上行为只是存在与语言和意识的范畴的话,接下来更有具体行动了。有人注册了与我ID"四川曾颖"相似的"四川曾颍 "在网上发些过激的语言,以此激怒本来就有些激动的网友。还通过这个ID,向支持我的网友发短信,劝其别再参与讨论。
     如果还算是停留在网络范畴的话,那么,5月16日晚11点,有人将我的电话帖到某网站,称此号码可以提供色情服务,则已完全脱离意识的争辩范畴,而进入世俗生活中。
由此可见,有人是多么仇恨揭发抄袭;有人是多么仇恨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有人是多么愚蠢,以为用杀死公鸡的办法去阻止天明。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了所谓的网络"哄客",认识到了"民主"这个词,如果歪曲和误读,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但我依然认同:我不同意你的话,但却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力。但前提是发言,而不是诽谤和咒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打贼
后一篇:民工斗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