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海外——从南纬八度开始(3)海滩与神庙

标签:
国外旅行巴厘岛海神庙母神庙乌鲁瓦图断崖 |
重启海外——从南纬八度开始(3)海滩与神庙
D4:6.15,去库塔66海滩、下海、超市采购、做饭,傍晚再到海滩。
冲浪海滩
我们的住处离海边很近,步行十分钟就到,一早一晚都是看海、听海、玩海的最佳时间(中午太阳当空照,躺平还是最安逸)。

早饭以后,六人前往海边,经过绿色的热带雨林和树丛野花,旅游度假区的模样展现在眼前。
微微凉风轻柔拂面,一望无际的印度洋清澈湛蓝,脚下沙滩平缓宽阔,沙粒柔软细腻,走在上面完全不用担心硌脚,舒适又舒畅的感觉,泰酷辣!
海水并不像别墅泳池那般冰凉刺骨,反而觉得温润得恰到好处。而海浪却没有如此温情,此起彼伏后浪推前浪袭向岸边,并沿着平缓的沙滩延伸到很远。

因为这片海湾无风三尺浪,并不适合游泳,却是众多冲浪(水滑板)爱好者的福地。在附近的沙滩上,冲浪(水滑板)教练在现场指导,年轻人认真听讲要领。

在沙滩上课之后,教练领着初学者,往海里走去。


据说拖着冲浪板行走在海中,是件体力活,每次面对迎面而来的海浪时,必须要将冲浪板竖着朝向浪头,不然便会连人带板被推回好远,甚至直接掀翻。当拖着冲浪板走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上板,不过要看准时机,在海浪到达前,刚好趴在冲浪板上,便能自然而然的趁着浪头,直接冲向岸边。

而在冲向岸边的过程中,便可以尝试站起来,这一步也是冲浪技巧中最难掌握的。

我们漫步沙滩上,看着他们一次次被冲倒,又一次次努力站起来。

这种富有激情的极限运动,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但是,没有涉足过冲浪运动的四条汉子,不敢贸然体验,只能在沙滩上看看热闹。

逛街进超市
看看太阳渐高,便去寻找附近的超市。我们要去采购食品,实现一日三餐的可口经济,不辜负专门预定的带厨房民宿。
沿着街巷一路走着,沿街常常出现带有两侧造型门柱,内部很多塔亭的院落,很像是寺院的场所。

在街道上传说往来的摩托车是真多(反而看不到一辆类似国内的电动自行车),窄窄的道路上摩托车轰鸣着、穿梭着,过个马路可费劲了。
在一家规模蛮大的超市门口,停满了摩托车。

在这家超市里,商品很多,价格不贵。一推车能满足我们六人两天的食材,用掉130万卢比。
能够当上百万富豪的财大气粗感觉,真爽!

回到家,不亚于专业厨师的业余美食家A,三下五除二一阵神操作,分分钟就整出了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然后“红五星”首当其冲,喝酒和吃饭好不热闹。

傍晚海滩
为了不错过最美的落日,傍晚我们又来到海滩,冲浪爱好者比上午人少,更多的游客们海边蹚水、沙滩散步,和我们一样等待日落。


在沙滩边上,有一家K Resto餐厅。

虽然还没有到达晚餐的时间,可是K Resto餐厅也开始摆放下餐桌椅和自助取食区。洁白的台布,锃亮的保温盖,也预示着暮色中的美食畅饮。

我们会有更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也不愿意放弃进入海浪中的博浪嬉水,四条汉子这一次是穿着泳裤来到这海滩。
虽然没有冲浪板,可是挥臂游水纵身跃浪还是可以的。看着一波波涌来的浪涛,或者埋头潜入从浪下游过,或者恰到时机的跃起躲过浪花。

上一次的下海博浪,还是在古巴的巴拉德罗海滩。似乎转眼之间,五年就过去了。

早上到海边就发现今天云层浓厚,此刻已到落日时分,天空仍不通透,完美的落日估计很难见到。

但是阳光偶尔穿过云层投射出的光彩,依然把海水映照成金色,这种少见的大场面也会令人激动。

D5:6.16,包车一日游,去海神庙、母神庙(塔曼阿云寺),到乌鲁瓦图断崖看落日。
巴厘岛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信仰,海边就有好几座印度教古建庙宇,我们包了辆车游玩,先来到建于海滩礁石上的海神庙。
海神庙
海神庙是巴厘岛最著名的印度教庙宇之一,也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16世纪。
在景区的入口处,首先看到了象鼻神。这样的长鼻憨态形象,是印度教中消除灾厄庇佑诸事顺利的功能神,也是当地最被人崇敬且最受人喜爱的神灵,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入口处的海神庙门楼雕刻着各种图案,看上去比牌坊花稍了很多。

景区的大门,由两根颇具宗教图腾寓意的柱子构成。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的门柱,有着一层层逐渐缩小的阶梯状造型,当地被称为“天堂之门”或叫“通天门”,信徒们把对神的信仰充分表现在这类建筑的精雕细琢中。

据说这里的海神庙,可以保佑着附近海岸边的居民安然无恙。

海神庙所在的海湾处,基本上都是陡直的崖壁,形成了深色海岸与蓝色大海的强烈对比。

海神庙座落在延伸在海湾中的一座巨大礁盘之上,孤悬在海浪的包围之中。

海神庙所处的这片礁盘岩石,颇有些神奇,时而海上孤岛时而陆地寺庙。每逢涨潮之时,礁石被海水包围,寺庙与陆地隔绝,显得很孤独很神秘。可是到了退潮以后,整个礁盘便露出水面,人们可以走去海神庙祭拜,近距离感受它的神奇。

在海神庙的北侧,有几个深凹的海湾和一条条延伸进海水的长条形岩石。在经久岁月的海浪冲激之后,巨岩下坍塌出来一个海蚀洞,使得巨岩成为了一尊伸长了脖子怪兽。

就在一波波涌来的浪花之上,一叶冲浪板飘然而至。

在这里,有蓝天碧海,有白浪层叠,有岸礁山岩,更有心旷神怡。

母神庙(Pura Taman Ayun)
母神庙(又称塔曼阿云寺),始建于1634年,是一座皇家园林寺院(遗址),201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来到这里,看巴厘岛上最壮观的塔林。
这处昔日的皇家园林,被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护城河所环绕,一座石桥通往这处园林的入口。旁边黑色火山石的雕塑,在被插上一朵红花之后很有喜感。

沿着中轴线大道走到尽头,便是一座高耸着的门楼,正是这座门楼隔开了内外两重院落。
门楼上的雕塑和装饰非常精细,可令人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这进出的三扇门都是很高又很狭窄?

从侧旁进入门楼的后面,便是这处母神庙里的核心地带,是一片长约100米宽约45米的建筑景观。在一圈矮墙之中,有一条宽约4米的水沟环绕着中间的场地。

在这片中央场地上,建有两排建筑,分别是低矮的亭阁和高耸的塔,但都是以稻草覆顶。
母神庙的建筑,就是以其壮观的塔林著称,整齐排列的一座座印度教塔,显得十分庄严和神圣。

此地因为是王国时代的皇家祭坛,神圣而属于禁区。普通游人不得进入,只能隔着矮墙远远观看。

这里面的塔群,多达11座,塔群有高有低,其中最高为11层,不知道有何寓意?

这些由稻草覆盖每层的塔,其上层的面积很小,恐怕不能容人进入。只有底层的二层面积较大,并且在台基处装饰有雕刻细致的外观。

巴厘岛的石刻极有特色,除了带有宗教意味的神灵和怪兽之外,还有极多的装饰性的图案花纹,传统工艺以精细的手法完成了浮雕圆雕和透雕。

巴厘岛所特产的火山石,成为了石雕的材料。不过由于热带的气候,这些石雕很易于变色和附着苔藓,也使得判断其新旧程度变得困难。

乌鲁瓦图断崖
乌鲁瓦图断崖,位于巴厘岛的最南端。这一带朝向印度洋的悬崖峭壁,是观赏落日余晖的绝佳之地。
乌鲁瓦图寺,建筑在悬崖峭壁的断崖之上,我们为断崖、为日落而来,就没去乌鲁瓦图寺庙。

登上乌鲁瓦图制高点,断崖和无敌海景一览无遗。

在绝壁的上方,建有一处露天剧场。这座有着半圆形看台的露天剧场,面向西方,每天在傍晚时分要上演当地传统的“火舞”。这样的伴随着夕阳海景的演出,给人一种如火如荼的神奇体验。
不过,要看这样的观众将看台坐得满满的演出,必须提前2小时到达。

我们没有去看热门的演出,而是走向被鲜花簇拥的断崖。
盛开的三角梅繁花似锦,铺陈在断崖的上方,仿佛为这里一段凄美的、未经史实证实的爱情传说,增添了一分神奇色彩。

站在观景台上,眼前醉美的海景,艳丽的晚霞中,夕阳慢慢投入水中,把海天渲染成五彩斑斓。

厚重的云层,终究挡不住最后一抹余晖,美好而宁静。

落日余晖,映得三角梅更加热情奔放。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词语,颇有些无奈的凄落。可我觉得,纵然“夕阳无限好”,可更有明天要期待。

在返回的途中,就在我们还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时,突然遭到了巴厘岛悟空的袭击。一只南纬8度的精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抢走了挂在腰上的太阳镜。
暴力撕开镜盒后取出的太阳镜,其实并不适合它的雷公脸。直到工作人员用食物引诱,以原始的“物物相换”,才获得了被它抛弃的太阳镜。

据说,过去的三年中,这片度假胜地受困于“零游客”,早已习惯被游客投喂的猴子们失去了部分食物供给,便从强抢村民食物开始,发展到现在抢手机、眼镜、相机,工作人员再用食物换回被抢物品……
无语,只是有点担心,将来乌鲁瓦图的泼猴会不会更加的进化?那时的它是要卢比还是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