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2023-05-27 10:26:30)
标签:

自驾旅行

会泽会馆建筑群

会泽古城

会泽大地缝

为了远方的春色

(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在云南省东北部的一个古城,由于临近铜矿开采地,便兴起了“铜钱”的生产,从此就与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古城名为会泽古城,早在汉代就在此设立郡县,历史悠久,是明清东川府的府治所在地,也是万里铜运之路的起点。

我们来到了“天南铜都,钱王之乡”,来到了盛产铜著称会泽古镇,这里还是有名的钱都,也就是古代最“有钱”的县城。

与现代货币相比,古代货币种类繁多,交易频繁。不像现在单一的纸质钱币,古代的货币多为金、银、铜、谷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金、银、铜钱,会泽就是以铜钱出圈的古城。

据介绍,明朝嘉靖年间,朝廷首次在会泽设立了铸钱局,并开始铸造钱币。首次开炉,就铸造了一枚直径约57厘米,厚度约为3.5厘米厚,重量可达41.7公斤,是一枚普通铜钱重量的一万倍以上的巨大铜钱,币面铸有嘉靖通宝”四个字,毫无悬念的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大铜钱。

于是,嘉靖通宝”也成为了会泽很有时代感的形象代表。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钱都”钱眼

钱王之乡著称的会泽古城内,随处都可以看到铜钱的身影,转盘的雕塑是铜钱,公园的标志也是铜钱,大街小巷、十字路口,甚至连窨井盖上都有大小不等的铜钱。

县城转盘中心立有一座铜钱雕塑,据说当地习俗是来会泽的人必须沿着中心转盘转三圈,名为转钱谐音赚钱。每年春节,会泽人开着车排着队来转(赚)钱。传统文化元素,只有形成了民俗,才能真正得以传承。在住宿的酒店,老板也提醒我们要去“赚钱”。

于是,我们也驱车绕着那壮观的大铜钱整整三圈,留下了对于“转钱”后兑现的景愿。

而在会泽公园的市民广场上,更有一座硕大无比的“嘉靖通宝”的铜钱造像,一条凌空栈道从钱眼中心穿过,形成一座飘逸的拱桥。人们从栈道走过,即为钻钱眼一次。

这座令人惊骇又向往的巨大铜钱,已成了会泽县城地标景观,据说是用了7777公斤铜制成。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不过,正对着这巨大铜钱的却是当地的管理大楼。这种带节奏的设计,应该是寓意着工仆们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向钱进”。

只能祝愿会泽人民在面向铜钱的领导下发财愿望兑现成功。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人人都知道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也是凡夫俗子,也免不了在平素抠门的计算小钱。今天恭逢巨大盛世铜钱,当然也一定要按照当地习俗,登上长虹般的拱桥,去钻一钻钱眼,沾一沾财气。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如此幸运的转过的“钱眼”之后,掏出随身携带的现代红色“百元通宝”,心花怒放的表示我也有钱了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会馆汇聚

会泽的历史,自古以来以辉煌的铜文化著称,因铜的开采,冶炼,加工,铸币,经济文化一度繁荣,据说国宝司母戊鼎的原材料就来源于会泽生产出的滇铜。

当年全国各地在此设立了专门的办铜机构,各地商贾涌入,兴建了许多同乡会馆,

保存至今的几座组成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会泽会馆建筑群。如今这里的老宅老院和现代楼房共存,但整体格局大多没有改变,我们寻路去仅存的几座会馆一探究竟。

福建会馆,位于会泽一中东侧的一个院子里。正面的木构上还留存了一些古老的彩绘。但是门扇紧闭,不对外开放。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云南会馆,位于会泽一中后面的居民小区里,也闭门谢客。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位于钟屏路北侧的江南会馆,目前好像是一处茶社。据说将成为会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在江南会馆的东北方向,有一个挂着“忠烈宫”牌匾的院落。但是门前的文保牌上却标明了“贵州会馆”。据介绍,这不得入内的“忠烈宫”俗称黑神庙,又是贵州、湖北两省合建的会馆。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座落在西直街东侧的四川会馆里,只有一座修缮得蛮好的古戏台,台下的一排花卉盆景,使得原本寂寞的古戏台增添了多彩的活力。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古城东街上有条往北的小巷,里面深隐着被认为是会泽八大会馆之首的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的主要建筑有门楼戏台、禹王宫、东岳宫、寿佛殿、东西偏殿等建筑群组成,会馆坐南朝北,沿中轴线对称排布。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中殿“禹王宫的一排镂空雕漆彩画的花格子门扇,异常精美,上面雕凿出大禹治水等民间故事。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所有会馆中,当属江西会馆最令人难忘。保存完好的江西会馆,当地人叫它江西庙,由江西客商在此修建,始建于清朝康年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也曾经历多次修缮。

江西会馆的门楼系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土木结构建筑,歇山顶、前檐置三重斗拱,看上去很有气势,令人印象深刻。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走进门楼之后,便是三进两跨院落,真君殿、韦驮亭、观音殿等建筑相继出现。据介绍,这江西会馆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风格,集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等精髓于一体,堪称云南古建中的典范之作。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而江西会馆最具特色的是门楼之后的戏台,这个门楼戏台的造型可谓结构复杂富丽堂皇。整个门楼具有三重前檐和五重后檐,而整个屋顶共有前后42个翼角,造型别致,设计精巧。那重重飞檐有如一群展翅的仙鹤,腾空而起,其繁复华丽程度让人惊讶。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仔细看去,戏台上的五重飞檐之下,有密密麻麻的装饰性小木作斗拱。而在重重叠叠的飞檐正中,设有一神龛,供奉着福、禄、寿三位老人家。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可以与会馆相比的,还有云南名人唐继尧的故居。一座清静雅致的四合院,更多透出的是文人气息。

与当地众多精美的民宅大院相比,唐继尧故居则略显简陋。正是这样一座朴素的小院落,却是这位民国大腕,在此住了将近半生。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将军一剑驱袁逆,陋室千秋宿国魂”,总结出唐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新建成的会泽博物馆,形象蛮好。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泽这块厚重的土地上,留下了很多历史文化遗迹。

本想走进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发展脉络,可是吃了闭门羹。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在会泽最具代表性的古城文化街区一带,除了会馆林立,还有众多寺庙道观,因此被称之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而这些寺院道观,有的建在会馆内,有的或与会馆相邻,也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古城旧巷,散发缕缕清香,会馆寺庙,阅千古沧桑。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药王庙门口的一幅楹联,全是笔画极多的一个也不认识的“字”,惊恐之下,觉得会泽可是太太太有文化了。

不过,凑近了细细一看,原来全是将几个字拼成一个“字”的创意文字,不由得又觉得这创意之人的脑洞也太大了。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古城老街

会泽古城要古建有古建,要历史有历史,要民俗有民俗,但是这座古城并没有如同随处可见“嘉靖通宝”那样的充满了现代“经济”之感,而依然是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充斥着人间烟火和生活温度。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石板路吟唱着古老的歌谣,百姓生活充满了平和的味道。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低矮的房屋,依旧是从前的模样。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斑驳漫漶的门神,虽然只剩下线条的轮廓,可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他们的生活依旧未改变节奏,还是当代人羡慕的“慢”生活。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屋顶上还是老式的烟道孔,像一双要观察新时代的黑眼睛。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墙头上却又有一团乱麻的电线,纠缠在一起的各种信息在灌入各家各户各人。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这里没有行色匆匆的行人,只有为生活忙碌的芸芸众生。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在他们的脸上,没有看到过多的紧张慌乱和无奈,只看到温暖淡定和自然。

有田地的种些菜蔬,让城里人吃上新鲜,让自己得到钱币。

有手艺的做些传统的手工,衣食住行还是离不开个体的小本经营。

平民们最新潮的职业是跑外卖,信息时代+经济下行促生出更多的黄马甲。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原住民的百姓生活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似乎还是几十年前的光景。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斑铜特产

会泽,有一种独有的制铜手艺,让生硬冰冷的铜材与适当比例的其它金属结合,经过瞬息万变的烈火融合催化,被铸造成型,被精工打磨,在最重要的特殊工艺处理之后,便产生出璀璨的斑块花纹。

这门独特的手工艺制品就叫斑铜,所制成的斑铜工艺品,花纹和色彩都是偶然天成,其艺术审美效果,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呈现。斑铜现列为会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走进一间“斑铜”工坊,首先是满墙的制作工具。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因为我俩当过几年工匠,见到这些制作工具倍感亲切,对工艺创作流程也很感兴趣。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这个长度只有十公分左右斑铜工艺品,原来是礼品。据说意味着除了在“钱都”可以发财之外,还可以“升棺”。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深邃地缝

距离会泽古城74公里处,有一处地缝景观。这是一条由亿万年地壳升降、山字形地层错落而形成的地缝景观。总长有10公里,最窄处仅1.6米,我们沿栈道徒步那已开发的5公里。景区里建有玻璃滑道,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看着通往深不见底地缝的玻璃滑道,不禁有了兴趣,与老羊一同尝试一回快速滑行坠落的感觉。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与缓慢的步行相比,滑溜溜的感觉印象深刻,瞬时便来到了地缝的底部。在前方的一个山洞里,流淌出一股清溪。

这是从喀斯特溶洞里流淌出来的地下暗河。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走进这个黑黝黝的山洞,沿着洞壁的栈道前行。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山洞并不长,只有百米。遄激的暗河在洞中奔涌。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走出山洞,便是一条极窄的峡谷。其宽度也就约5米,可是高度却有数百米,也就恰似一条大地上的“缝隙”。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抬头仰望,就是“一线天”。令人舒心的蓝色,被挤压成为细细的一条。两侧令人压抑的幽暗崖壁,也好似即将合拢的魔兽大口。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而崖壁上突然出现的一个溶洞,其洞壁上有一条条竖痕,却又像魔兽厅堂。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足足几公里的步行,一直沿着地缝的底部。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这条会泽地缝,全长约10公里,可是只开发出了约5公里。在走完之后,就是一段“之”字形的上升路段。

这气喘吁吁的爬升过程,也是从地缝深渊回到了开阔世界的过程,顿时有了心旷神怡的感觉。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从地缝谷底到山顶,也感受了一回大自然神力造就的地貌奇观。

为了远方的春色(七)“盛世钱都”看会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