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2023-05-17 15:46:21)
标签:

自驾旅行

织金洞

织金大峡谷

织金古建筑群

大方奢香墓

为了远方的春色

(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来到了贵州,来到了一个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山地省份,这黔地也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地域。

车行一路,随时可见突兀奇异的石山峰林,我们进入到喀斯特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地区——织金县,这里有形态多样的喀斯特景观。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织金洞

距离县城只有20公里的织金洞,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旅游洞穴之首。这座庞大的地下洞穴群,犹如一座地下宫殿,有6个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和13个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洞厅。在这喀斯特地下洞穴里,几乎囊括了岩溶堆积形态的所有类型——石盾、石笋、石花、卷曲石、壁流石……

来到织金洞的入口处,曲折的阶梯步道延伸往下,深入到幽暗的洞穴深处。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当走到这第一个洞厅的最深处回望来时的路,那宽敞的入口只留有一束刺目白光,而堆积在洞厅底部的大片乱石,却构成了对于上方地面的一层层阻隔,似乎进入了时空隧道,让人顿时有了穿越之感。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接着,眼前便是数十万年时光中,水流对于岩石的溶解和沉淀结果的呈现。

一滴滴来自洞顶的滴水,在石面上溅落,滴水似乎流淌而去,可是细微的沉淀留下的结晶,在天长地久的日积月累中,层层堆积缓慢塑造,好像悄悄告诉你,它们还有生命。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置身洞穴,无论是洞穴的四壁,还是洞穴的顶部和地面,无处不是岁月塑造出形态万千的艺术品,不断冲击你的视觉,刺激你的审美,刷新你的认知。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尤其是从洞顶往下延伸的一根根细长的尖锥,就像古代的冷兵器,高悬头上,令人颇为担心,这些石兵器会不会掉落。

不过,这些悬挂着的尖利枪林,一旦与地面上凸起的石笋相逢,便会形成一根根的石柱,然后渐渐变得粗壮而庞大,构造出更加奇特的形状。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满目千奇百怪的大自然雕塑作品之中,被定为洞中第一宝的霸王盔,被特意的红色灯光照耀,不得不瞩目。

这块有着中式古典武将头盔式样的沉淀堆积石笋,虽然被赋予了失败者“霸王”的名号,可也曾经作为织金洞的形象标志而显赫一时。

不过,较为专业的介绍则是这样的:这“霸王盔”为巨大的复合型石笋,由下部的帽石笋和上部的细长杆状石笋组成。形成如此形态,说明早期滴水含物质丰富,多呈线状下流,沉积速度快。后期滴水含物质减少、分散,下滴速度减慢的沉积过程。

这样的专业叙述,是不是会打破了可以令人畅想的过程,变得“煞风景”?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织金洞里,还有一根被誉为镇洞之宝的银雨树。

这是一根高达17米的塔松状石笋,由塔状石笋、松球状石笋和花状石笋三种沉积形态组合叠加构成。这根由潺潺滴水形成的奇异石笋,据介绍寿命已达15万年之久。

在介绍中,如此奇特的石笋形状,是由于15万年的变迁积淀:早期是洞顶滴水形成一个个滴盘,滴盘重叠,成为塔状石笋;后来滴水又缓慢流淌,对下部进行溶蚀,分割成松球状石笋:最后顶部的水又使叶片加快,便形成瓣状石笋。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织金洞里还有一个和银雨树相像的景观,名叫姐妹玉树,不同的是这个景观是由两根并立的石笋构成。据介绍,这对并蒂而生的姐妹玉树,是目前洞中最年轻的、已有5万年历史的钟乳石景观。

其实,大自然的造化更是人类所莫测的。就在附近的粗大钟乳石柱上,也有一根类似的石笋。只是看不出这石笋与石柱的先后关系,是石笋从石柱中萌发,还是石柱在吞噬石笋?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如此奇异的喀斯特洞穴,也使得这里有了“织金归来不看洞的极致赞许。

我们都是第二次来织金洞了,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洞里满是五颜六色灯光,将整个洞中的钟乳石映照得花里胡哨。而这一次看到的织金洞,洞内已经绝大部分使用了白色的自然光线灯,使洞中原本通体白色的岩溶景观,看上去更贴近原来本真的容貌。

不过,还是有较多部分的钟乳石,已呈现了轻微的灰黑色,据介绍是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游客摩挲等因素导致。

 

大峡谷

织金的喀斯特地貌奇观,除了著名的织金洞以外,还有距离织金洞景区仅2公里、深藏河谷底部的“织金大峡谷”景区。

发源于织金县城西南县凤凰山的绮结河,由西南方向往东北方向蜿蜒流动。这条全长约30公里的河流,时而为峡谷明流,时而进洞潜入地下,绮结河在最后的一段流淌后穿越于谷底,最后潜入地下形成约2公里长的暗河,最终流出汇入六冲河。

绮结河的最后河段,便是“织金大峡谷”景区,又被称为“一线三槽”景观,景区内有保护完好的峡谷、天窗、天坑、天生桥、暗河、绝壁等喀斯特景观。

我们在织金的第二天下午,来到“织金大峡谷”景区。在购票乘坐景区车,到达大峡谷入口处后劲直下行,沿着栈道再往前走,就到了绮结河峡谷的底部,河水和我们同向流进了一个高大的呈矩形的黝黑洞口。

在这个洞口上方刀削斧劈般的山峰上,接近顶端的地方,还有一个穿洞,宛若一扇拱形的窗户,又像一座“天生桥”,仰视中生出不可思议之感。

在相距千万年的不同地质年代里,分别造就出这一高一低的两个洞,又将其同时予以呈现,确定不是幻觉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类似的景观,在贵州的格凸河也有)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这个长约600多米,人不多略显空旷的峡谷内,栈道在一侧的岩壁上开凿而成,幽幽的山洞里,暗河潺潺流淌,栈道一边就是绮结河的暗流部分,是最纯正的喀斯特地貌。这个高大的深洞也引来了无数燕子筑巢垒穴,据说每日一早一晚时分,燕子会成群结队飞进飞出,成为一景。所以这个深洞也被称为“燕子洞”。(在贵州惠水县,也有一个燕子洞)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游织金地下峡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乐趣,选择乘船游或步行游览,因为景区正在进行河道清淤,船游暂停了。我们原本就是徒步爱好者,栈道(峡谷)步行正合我意。在幽暗的游道里行走,四壁全是人工开凿的痕迹,完全没有了在织金洞里行走的感觉。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前方出现了亮光,地下峡谷的出口到了。这也是一个高高的矩形洞口,抬头万丈绝壁,低头一汪碧水,谷底一滩乱石。洞内漆黑一片,洞外奇峰林立,山色仙气氤氲,倒影潋滟碧绿,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叫绝,面对此景,让我们理所当然的心怀敬畏。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穿洞的出口外约170米处,有一座“天生桥”。 这座单拱跨越的“桥梁”,却是大自然耗费了千万年的光阴来雕凿而成。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而这“天生桥”到穿洞的出口处,则是一条狭长的“天窗”。其实,这个“天窗”就是绮结河地下暗流溶洞顶部坍塌之后的结果。

如果从高处往下俯瞰,这样的地貌就成为了“天坑”。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天生桥”下,建有几座寺庙状的建筑,据说这是“金谷寺”,红墙青瓦,清幽别致,可是所有的门均锁闭。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走出“天生桥”后,又是一段两侧绝壁的峡谷,而这段峡谷的尽头,仍然还是绝壁,绮结河在那里流入地下,成为了暗河

回望来路,只见坑中有坑、洞后有洞、天外有天,天坑和天生桥相互连接,喀斯特地貌的神奇,在这里尽显无疑。

想起武隆的“天坑三桥”地貌,也是与这里属于同一类型。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织金大峡谷的整个游道,长约3公里。虽然大部分是平路,可还是免不了要在台阶处费力的上上下下。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看着眼前高约百多米的绝壁,正在为将如何上去而不解时,一座三面玻璃的电梯出现了。这座高108米的观光电梯,将在此悬崖绝壁下走投无路的游客们,拔地而起平步青云的送上顶端,返回景区门口。

虽然这样的人造设施不协调于周边,可却成为了缓解大峡谷步行疲劳的有效代步举措。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织金古城

名称很“拜金”的织金,在古时曾经属于大夜郎,到了清代开始建城,那时被称为“平远”,直到民国年间才成为了“织金”县。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平远古城”(如今的织金古城),据说是按易经八卦的格局设计而成,府署建于乾宫,文庙等7座建筑依次建于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古城里建于明清时期古建筑曾多达74处,但如今损毁和遗存参半。2017年后,织金县先后启动了多处古城改造和古迹修复工程,如今的“古城”已焕然一新,被评为第六批国保的“织金古建筑群”所包括的20多处古建文物也得到了更好的维护。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织金古建筑群中,所包括的门类蛮多,包括宗教、官府、文化及各种公共用途的建筑。

城区的众多古建筑,大多集中在风光尤佳的贯城河一带。我们沿着水色清澄的河旁行道,一路走去。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首先看到的,便是奎阁。这座八角攒尖顶的三重顶木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那时称为“苍圣阁”。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就在奎阁旁边的凤西书院,曾经是当地文人学子求学的地方。织金最著名的人物——清朝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丁宝桢,也曾经在书院和奎阁中苦读求功名,畅谈述抱负。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同样的文化诉求建筑文昌阁,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七年,位于城东名胜“双潭双镜”岸旁。文昌阁的屋顶为三层檐结构,第一层为歇山顶,第二层为带有花窗的六角飞檐,而第三层则为八角攒尖顶。整体看上去,造型别致,结构轻盈美观。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另外,沿着贯城河行走的路上,可以顺序看到童生桥、月华桥、回龙桥、日升桥及太平桥。

这些石构的拱形桥梁,造型多样,桥型或为单拱或为三拱,桥面或为平坦或为隆起,除了便利织金百姓的通行,也给河流增添了风韵。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尤其是,就在河边的行道上,随处可见摆摊设点的菜摊。最新鲜的地产,以最直接的平民方式来到采购者的面前。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古城里游荡的最后,我们来到了被认为是最值得一看的“财神庙”。这座代表着国人心中最基本信仰的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初年,乾隆四十八年重建。

这座木结构楼阁建筑,有四重脊檐。底层屋面为庑殿顶,二、三、四层屋面均为逐层内收的歇山顶,从侧面看,三个“人”字形档山逐层叠加,非常美观。这座独特的复杂造型结构的楼阁,其多重的顶部共有三十八条脊,而十八个翼角下分别系着一个铜铃,被认为具有典型的水西地区彝族传统建筑风格,也是国内极罕见的。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虽然在众人的心目中,孔方兄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大庭广众中,却往往只有孔家的孔子被供奉,而孔家的孔方却不太好意思公开的抛头露面。

可是到了织金,这个远离华夏中原正统之地的小去处,却堂而皇之的将财神爷敬仰了起来,并由此得到了“中国第一财神庙”的名号。

在如今,“勤劳致富”虽然很好听,可却让众多百姓们知难而退,觉得还不如将满腹的想发财景愿,变成财神庙里的一柱高香。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原先的计划里,在织金只准备住宿一夜的。可是临时添加的大峡谷和古城的游览,使得我们在这里住了两晚。

 

大方奢香

从织金到大方只有约100公里,看看时间尚早,便先到县城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看看这处第三批的国保。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这位从来没有在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奢香女士,曾经当过明朝的贵州宣慰使蔼翠的夫人。当宣慰使官人在明洪武十四年病逝之后,年仅23岁的奢香却勇挑重任,接替了老公的职位,继承了贵州宣慰使一职。

此后,为支持皇权的统治,为地方的民族兴旺,做出了很多非凡的历史政绩。

有了如此的功绩,她的墓地便成为了国保,她的纪念馆里也介绍了夫人的生平和主要政绩。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明洪武二十九年,年三十八岁的奢香夫人病逝。朱元璋遣使臣前来参加葬礼,并加谥其为“顺德夫人”。据介绍,当年的墓葬按正三品官员的规格,并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

不过,在数百年的种种变故之后。该墓葬“日久年湮,濒于毁废”。而现在的奢香墓,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拨款修葺的成果。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眼前的奢香墓陵园里,墓的主体部分为须弥座式,由9块雕有龙虎变形图的石板及9块虎头图案的石柱构成,由此体现出崇龙尚虎的彝族精神文化。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看过奢香墓后,去了大方的百里杜鹃。

在返回县城时,顺路到城北的奢香古镇转转。

这是一处全新打造的由仿古建筑群构成的“古镇”。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在开发资金尚未投入在此以前,这“古镇”的所在地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山丘,是一块被当地人叫“麻窝”的巨大水洼地。这块不适合种粮食作物的土地,倒是在设计者脑洞大开之后,打造成了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层层花木梯田,因此便成了很有诗意的“大地的指纹”,成为了追寻“诗和远方”游客的“打卡”网红点。

为了远方的春色(四)自然奇观与人文古迹

旅行途中,欣赏自然奇观,关注人文古迹,让彼此成为旅途中的小确信,应该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