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2023-03-03 15:43:10)
标签:

旅行

自驾

天台

国清寺

石梁飞瀑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一转眼,就到了2023年的初春。在这个告别了“疫情”的时节里,不由得春心萌动,动起了出走的小心思。

去哪里?

 

策划去“浙”里

    由于计划在3月中旬还有一趟长途长时间的自驾,所以只能是近距离的短时间旅行。看看地图,画了一个半径为400公里的圆,涵盖了鲁皖赣浙。想了一想,还是去有山有水有春光有海鲜的浙江吧。

于是翻出曾经在2021年给“马蜂窝”所写的《浙东沿海自驾之旅》,稍作修改,便有了南京—天台—临海—石塘—雁荡山—楠溪江—神仙居的9日行程计划。于是呼朋唤友,集结起28人,出发了。

 

“浙”里的行程

    由于比计划还要容易出现的变化,我们实际自驾的过程是这样的。

D1:南京到天台县,游览高明讲寺、石梁飞瀑;住天台。

D2:游览国清寺(国 五)、大瀑布;到临海市,游览台州府城墙(国 五)、紫阳街、千佛塔(国7);到杜桥镇,住杜桥镇。

D3:游览桃渚石柱峰、桃江十三渚、桃渚古城(国 五)、石柱武坑;到台州市九峰公园,游览瑞隆感应塔(国7);到温岭市新河镇,游览金清大桥(国8);到石塘镇,游览陈和隆旧居、小箬七彩渔村;住石塘镇。

D4:游览千年曙光园、后山石屋、东海好望角;到玉环市上栈头村,游览上栈头景区;到乐清市雁荡山镇,观赏灵峰景区夜景;住灵峰景区旁。

D5:游览雁荡山大龙湫、方洞、灵峰景区;住灵峰景区旁。

D6:游览雁荡山灵岩景区、龙鼻洞摩崖石刻(国8)、南阁牌楼群(国5);住灵峰景区旁。

D7:到温州市龙湾区,游览国安寺塔(国7)、永昌堡(国5);到洞头区,游览中屿景点、望海楼;住洞头区。

D8:游览仙叠岩;到乐清市黄檀峒村,游览黄檀峒景区;返回南京。

最终行程线路如下: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初到天台

车行往南,从江到浙,行驶450公里后到了天台县。因为双休日又逢气温舒适,高速公路上的车明显增多。

耸立在县城北部的天台山,也是浙江省东部的佛宗圣地。它那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极其深厚的儒释道文化积淀,把我们吸引,走近它看山看水看风景。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按照计划,到达后的第一站,就是天台最著名的国清寺。可是,在距离国清寺游客中心百米之外,就被道路上的车流如织人头攒动的场面所震惊。看来,人们在经历了被管制三年后,都急于释放被憋坏了的心情。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可是我们,也许三年里享受了太多的包场福利,对于此情此景已很不习惯,反而觉得挤在人群里要被憋坏了。于是,放弃最期待的国清寺,沿着寺院外的公路继续往北,前往高明讲寺。

 

寺院名“高明”

藏在深山中且被群山环抱的高明讲寺,看起来不大,在介绍中却有着1400年的历史,据说比隋代古刹国清寺还要久远。

来到了高明讲寺,将车停在空荡荡的停车场。一下车就觉得游客寥寥的这里,很是“高明”。

清幽静谧的小溪流水潺潺,一座石桥通往山水神秀的寺院。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一面黄墙,环绕寺院,几株古树,郁郁葱葱。绿荫之后,一座楼阁显现。只见那楼阁重檐揽空,气势蛮大。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走进寺院,靠近了楼阁,仰首望去,满眼的尖锐凸起造型。细细一数,这座楼阁每面均有四个飞檐的翘角,那么高达四层的楼阁就有了六十四个飞檐的翘角。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看着这密集的高翘飞檐,觉得好似喀斯特地貌上的参差峰丛。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看过那新建不久的楼阁,再转到寺院的正门之处。这里虽然并没有大体量的建筑,可是显得庄严的正门却更有古意。

寺门的上方,是清光绪年间海南康有为手书的“高明讲寺”四个大字。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佛堂前的广场上一排排红灯笼,将暮鼓晨钟诵经祈福的大殿前妆扮的挺有凡间俗气格局。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虽然上空挂着喜气洋洋的红灯笼,可是归入佛门的修行者却还必须严守着戒律,将早先的凡心收拢在“佛”与香火之间。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飞瀑穿“石梁”

这片天台山中的精华,自古以来就不乏文人墨客来此游历。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多次来到这里,写下了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龙,飞瀑喷雪,几不欲归的精美诗篇。

走进景区,踏着石阶木道,沿着山谷间的溪水,走向山水的深处。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沿着溪水的一路,只见河床上滩石磊磊流水欢跃,其中一块的巨石鹤立鸡群。巨石的一面平整,被镌刻上四个篆体字“法华晨光”。这四字源自大乘佛教的经典《妙法莲华经》,“法华”意为“佛法无上,纯净圣洁”的意思。

于是,这块伫立在溪涧之上的方正巨石,就被冠之为“天下第一印”。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经过林间、溪边、飞瀑、幽潭,吊桥、碇步、天下第一印等景致,一路尽显大自然的壮丽秀美。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前方出现了一座石拱桥,正好位于石梁飞瀑之前。石桥伴瀑布,人间仙境般的存在。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逛天台山石梁飞瀑时写道。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这座古老的石拱桥,叫仙筏桥,看似大小不一的乱石堆砌的石桥,经历过千年风雨冲击,依然挺立。站在桥下,直面石梁飞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在丛山翠谷间,幽深古寺旁,一石横跨,下方洞开,好似梁架横跨。溪水急流从三、四十米高的峭壁,从石梁之下喷涌而下,坠入碧绿深潭之中。瀑水激荡轰响,令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石梁飞瀑,瀑以梁奇绝,梁以瀑其险,声势如雷,色如霜雪,山、水、石奇妙结合,巧夺天工,令人称奇。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我们在石梁飞瀑游玩了两个多小时,看看天色渐晚,便驱车返回县城。离开景区的路上,只见漫天彩霞,如火如荼。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于是停车守望,看红日渐隐,夕阳艳彩,第一天的游览就在如此美景中结束。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寺成“国清”

很久以前,就想着来天台看看国清寺。这座古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改为国清寺,有着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可是寺院建成之后,在经历了隋唐宋元明等朝代的盛盛衰衰轮回之后,终于到了“清”,古寺也在雍正十二年奉敕得到了重新的修建。

看到了昨天的人潮,便决定今天赶早前来国清寺,以避开周日里的更多游客。停放车子之后,便走往约一公里之外的国清寺。在途中,首先看到了不远处的隋塔。这座丧失了层层飞檐的砖塔,光溜溜的独自挺立,观望着日益变化的周边。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继续往前,路右出现了一排七佛塔。这些石塔,是1973年在隋唐时期七佛塔旧址上的重建,原先的七佛塔已不复存在。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在国清寺的山门之前,有一面黄色的大照壁,上有白底黑字路的“教观总持”大字。据介绍,明末高僧、天台宗第三十一祖藕益大师在《教观纲宗》中指出:“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可见,教化与三观,在佛门也是顶顶重要的。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走过“教观总持”照壁对面的小石拱桥后,迎面又是一面写有 “隋代古刹”的照壁。前来国清寺的游客香客,往往在此驻足拍照。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不过,如果顺着寺院的山墙再走走,便有了寺院应有的低调和幽静。这里的山墙斑驳残破,攀爬着青苔藤萝,颇有隐世古刹的冷僻风范。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只是沿着山墙走,虽然有了古寺的风韵,可却看不到国清寺的真相,于是返回。

当面对国清寺的山门时,却没有想到是如此的简陋,似乎与寺院的显赫名声并不相配。不过,注意到了匾额上的“国清讲寺”字样。看来,这一带的寺院往往喜用“讲寺”一词,也许是由于这里的寺院更讲究佛法的传习与教化。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进了山门,又是满目的人群。尽管我们提早来到这里,想避开人从众,但还是遇上了也许有着同样想法的旅行团。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大殿前的香火很旺,香客们络绎不绝来到这里,燃上一炷香,许上一个愿,希望与大殿内的偶像们达成一个协议——有供奉有回报。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火焰明亮愿景,香烟直上天庭,希望这熊熊烟火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其成功率超过股市里的投资。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在香客们投入供奉之时,更多的游客却将目光投向了大殿东侧,那里是满树繁花,红梅白梅绽放在庭院里。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虽然国清寺的隋代古建只剩下了不在国清寺里的隋塔,可是在大殿东侧的庭院里还存留着一株千年隋梅。

这株千年隋梅,虽然主干粗壮盘曲,一幅久远苍劲姿态,可是枝条上的密密花朵,却还是没有错过任一个春天,年复一年的绽放。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在这个庭院里,古老的隋梅与后来的梅树,跨越了千年来相遇,将各色的花蕾花瓣,竞相绽放在春色里。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一片片、一朵朵、一丛丛,绽放得正是时候,绽放得热烈友好,用伸出的枝头和花朵,撩拨着擦肩而过的游客。

宗教与旅游,来世与今生,拜佛与赏花,就在国清寺院里和谐的并存。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有一种四大名寺的说法,包括了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济南的灵岩寺和湖北当阳的玉泉寺。

    这一次前来的拜访,也让我们全面领略了四大名寺的风采。深隐天台山中的国清寺,以其隋寺留存下来的隋塔隋梅为特征,彼此相护守望,在春色中焕发出新彩。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不过,游客还是太多了。

 

打造“大瀑布”

在我们前来天台之前,就预定了这里的几处景点的免费门票,其中有一处称为“天台大瀑布”的景点。

在看到这个很大气的名称时,我却冒出了一点疑惑。以我多年来对于全国各地的了解,怎么在记忆库里并没有这样景点的名称。

也许是个最新开发打造出的景点。

进入“大瀑布”景区之后,便是一片面积颇大的水面。从对面高约2百多名的山口处,赫然奔流下来了一挂水量蛮大的瀑布。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这样的瀑布,可谓难得一见;这样的景观,可谓气势宏大。足足200米高度的大水量瀑布,完全可以进入中国瀑布的排行榜,甚至可以进入前几名。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在著名的天台山里的如此壮观的大瀑布,也吸引来了众多的游客,他们密密麻麻,他们五彩斑斓,他们热热闹闹,喧哗声甚至盖过了大瀑布轰隆隆的倾泻水声。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作为一个喜欢探寻的旅行者,却不由得要寻思一番——如此的水量来自何处?

    好在有高空的卫星,便可以俯视人间的模样。打开了“奥维”地图,这下子一目了然。原来在大瀑布的上方,有个大坝拦蓄的水库,也成为了向大瀑布提供水流的源头。

初春在“浙”里(1)天台山水隐佛寺

    这样打造出来的风景,会不会有点“煞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