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天西部大环线(12)神湖神山与大鹏金翅
我们二百五西游队,今天就要进入西藏的阿里地区了。由于平均海拔的高度,这片广袤的地域,被称为“天上阿里”。
从萨嘎沿着G219国道往西,途经仲巴,便来到了雪山湖泊聚会的地带。
神湖神山
在高原的藏区,有若干被认为的“神湖”和“神山”,而其中的玛旁雍错和冈仁波齐,被认为是最顶级的“神湖”和“神山”。恰好,这“神湖”和“神山”也相互紧邻,彼此相望。
我们先开车来到玛旁雍错西侧的一座山岗之上,这里有一大片的玛尼石堆,旁边就是吉乌寺。在前两次来此时,还没有这一堆玛尼石。
看来是由于电动工具的加持,雕刻制作玛尼石也变得快捷,也就造成了如此大片的堆积,并且还都是很大块头。
就连丧失了娱乐作用的台球桌,也被脑洞大开后转行进入这新的场所。
在这一处高岗之上,正好俯看湛蓝色彩的玛旁雍错。
位于神湖西北一侧的冈仁波齐,却被浓云遮挡住顶部,只露出带有横竖条纹的神山特有标志。
开车下山岗,来到湖边。由于疫情,使得这里失去了朝圣的人群,变得极其宁静,只有掠过水面的风声。
玛旁雍错拥有洁净的湖水,透彻见底,曾经有无数的朝圣者进入,他们淋水浸泡净洁身心。
可现在只有一些小小水禽的游动身影来取代,还有它们筑起的小小巢穴,一堆堆的凸起在水面之上。
在吉乌寺所在的山岗下,有大片曾经供旅行者住宿的房屋,我也曾经两次入住。这里新增添了最新潮的太空式球形舱屋,给古老的神湖增添了时尚的点缀。
鬼湖
在玛旁雍错的南侧,有一座雪山——纳木那尼峰;在玛旁雍错的西侧,还有一片湖水——拉昂错。
纳木那尼峰的融水流进了玛旁雍错,湖水清淡。可是拉昂错却要靠着与玛旁雍错相通的一条水道接纳来水。
但是,这条曾经给拉昂错注入水流的水道,断流了。于是,拉昂错便蒸发大于接纳,湖泊面积渐渐缩小,留下了一圈圈的湖岸痕迹,也使得拉昂错成为了一个咸水湖。
自然地理的并不偏爱,使得拉昂错与旁边的玛旁雍错有了截然不同的相貌,也得到了与“神湖”截然不同的名号——“鬼湖”。
关于“鬼湖”的不祥传说,当然有很多。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的鬼湖畔陷车,也更加证明了“鬼湖”的不利。
最长国道与最短国道
在我们的行程中,要沿着从西藏萨嘎到新疆喀什的G219国道行驶。说起这条G219国道,现在可是中国最长的一条国道,从濒临北部湾的中越界河边东兴市一直到新疆西北边陲之角的喀纳斯,全长有10065公里。
这条最长的国道,也成为了近年来自驾的热门道路。不过,与这条最长国道相连的一条支线,却是中国最短的国道。
这条最短国道,就是从G219通往普兰的G564国道。这最长与最短的国道,构成了一个“T”形。而两个湖泊和两座雪峰则恰好位于这“T”形的上下左右。
冈仁波齐神山,位于“T”形一横的上方;玛旁雍错神湖,位于“T”形一竖的右侧;拉昂错位于“T”形一竖的左侧;而纳木那尼峰,则位于“T”形一竖的下方。
G564国道的“0”公里标牌,就在从G219左转开往玛旁雍错的路旁。
沿着G564往南,在经过了拉昂错之后,还要经过纳木那尼峰的西侧。不过纳木那尼峰也与冈仁波齐一样,被云层挡住了顶部。
经过了纳木那尼之后,公路延伸进入山谷。在浩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间,在洁白雪峰与土黄山峦之下,绿色的田地和村落出现。
到了中尼边境上的小城普兰,在陕西援建的绥德石雕大门楼前,经过了照例进行的边检。
G564国道,穿过普兰县城,继续往南,通往中尼边境。
沿着这条国道,我们一直行驶到前方有边防阻拦的最远端,这里立着一块99公里标牌。
如果还能继续往前,就能到达G564国道的尽头——边境上的斜尔瓦中尼跨境大桥,那时的G564国道也将达到126公里的长度。
不过,就算是126公里的全长,G564国道也是中国最短的国道了。(据度娘说,中国最短国道是北京到天津的162公里长的G103国道)
普兰寺院
就在G564国道99公里路牌的一旁,有一座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迦寺。据介绍:科迦寺历史悠久,在当地享有盛名,每年都有阿里地区各县及境外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在“文革”期间,寺院文物、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建筑被毁,殿内塑像、壁画受损严重。
这是我第二次来了,于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曾经被“革命”过的壁画上。如今被当成了珍贵文物的壁画,虽然有了玻璃的保护,可却妨碍了观看的视线。在光线的照耀中,那些玻璃的反光和泛光,使得玻璃之后的各色神灵,成为了似真似幻的动态模糊影像。
在满墙满壁的壁画中,既有古老简拙的形象,也有依然清晰鲜艳的模样,这些壁画作品,在穿越了久远年代的时空后,又重聚在仰视的目光中。
看了一圈之后,最不理解的是一尊被悬挂绑扎在立柱上的人偶形象。他衣裤齐全,脚穿一双锃亮的皮靴,身上还被信众塞入了不少的真正现钞。至于他是正是邪,却无从得知。
源于冈仁波齐南部的马甲藏布(又称孔雀河),流经普兰,县城便建在河谷东侧的台地之上。普兰县城,曾经是尼泊尔商人与藏区贸易的必经之地,也是印度朝觐者前往神湖神山的唯一通道。
在孔雀河的两侧,常有陡立的崖壁,也常有崖壁上的一个个黑洞,那是前人开凿的洞室,或者用于修行闭关,或者成为了居住的房间。
沿着G564国道旁一条往西的岔路,便来到了硕果仅存的普兰老县城一条街上。这条崖壁旁街道的居民几乎都已搬走,留下的民居只剩下七高八低的断垣残壁。
在崖壁上,还留有旧时开凿的洞穴。完全隐藏在崖壁之后的土洞,被开凿成为可以沿着楼梯上下的多层居所。
在这片崖壁下,还建有一座古宫寺。这座不知建于何年的小庙,又称为贡不日寺,属于直贡噶举派。
由于寺院的部分依着崖壁而建,部分的楼台悬空伸出,便又获得了悬空寺的别称。八大藏戏中有一部《诺桑王子》,故事中仙女拉姆飞升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古宫寺因此也在藏区颇有名声。
屡遭破坏的寺庙如今只剩下六间古殿,据说如果沿着笔直的木楼梯爬上到悬空的露台,便可去崖洞中的经堂,那里还留存有墙上的壁画。(寺院关闭,我们没有进去)
前往扎达
在普兰住了一夜后,今天要沿G564返回G219,然后继续往西前往扎达,那里有土林和古格遗址。
今天的天气要比昨天好了不少,纳木那尼峰上空是多云的状态,蓝天上散布着被朝阳渲染的云朵。
可惜,纳木那尼峰虽然有了红色的助力,可是顶峰还是藏着掖着的不愿见人。
来到了吉乌寺旁,寺院倒是清清楚楚的端坐在山头。
将车开到昨天停留的高岗上,由于“神湖”的上空云朵拥挤扎堆,使得眼下的玛旁雍错失去了昨日的蓝色,在阴沉沉中无精打采。
“神山”冈仁波齐更是被云遮雾障,全然看不见一点。这样的待遇,让老毕老羊很是丧气。在他们的首次进藏过程中,既没有进入拉萨,也没有看到“神山”。这使得他们进藏的过程,将变得令人疑惑——没有看到拉萨+没有看到神山≠进藏。
不过,当成群的藏野驴冲着我们的车子蜂拥而来后,他们释然了,毕竟天下“驴子”是一家,不分藏汉哦。
芝达布日寺
前往扎达,一是从G219转G565国道前往,这是一条通常的路线,我前两次去扎达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今天要走另一条连导航也没有的路。
这条路将从G219国道上的门士乡往南,经744乡道到达曲龙村,然后再沿着从“六只脚”下载的离线路径开往扎达。
我们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要看看穹隆银城——被誉为大鹏金翅的古老城堡遗址。不过,在从门土乡往南不远处,还有一座芝达布日寺。那寺院墙头上的一个个小白塔,就像城墙上的箭垛,整整齐齐。
墙头上的小白塔只是一种装饰,而落地的大白塔,才能提供靠转圈抚慰的功能效用。
就在我们参观芝达布日寺时,一辆来自拉萨的旅游车开来了,一群专程拜望寺院的大妈们走进了芝达布日寺。
温泉
芝达布日寺也就是看看就走,可是寺院下方的温泉却更让我们动心和动脚。一注从地底涌出的温泉,从白色泉华的台地上满溢流淌。
温泉流过一条沟渠,泉水析出的碳酸钙形成了一层层的水槽,也形成了一层层的泡脚池。约四十几度的水温,正合适浸泡行程已经数千公里的双脚。
这股被我们泡过双脚的温泉水,汇入了朗钦藏布(又称象泉河),最终还将流进印度河。
穹隆银城
在西藏悠久的古文明中,象雄王国曾经辉煌一时。不过,由于文字史料的不详,这个古老王国的都城一直是个迷。
据介绍,在历史文献中,象雄的都城被记载为“琼隆威卡尔”。“琼”是大鹏鸟之意,“隆”即“地方”,“琼隆”也就是大鹏鸟居住的地方。“威”本意是银子,这里引申为银色,“卡尔”是城堡之意。简而言之,琼隆威卡尔即“大鹏银城”。从上个世纪开始,探索者关注的目光就开始投向象泉河上游一带规模宏大的古代遗址。其中,札达县境内的“穹窿银城”遗址,是建在山体上的城堡遗址,而且符合文献中记载的“穹窿银城”的地理条件。
有趣的是,这里的地貌,也很像一只伸展出双翼的大鹏鸟。由于地表颜色的金黄色,穹隆银城又仿佛成为一只大鹏金翅。
从门士乡沿着744乡道行驶36公里后到达曲龙村,在经过村子后,右转开到朗钦藏布河滩,那穹隆银城就在河对面的坡地上。
但是,从这里看过去,已经成为了废墟遗迹的古城堡几乎难以分辨清楚。
要想到朗钦藏布的对岸,就必须行驶过一段土路,从架设在峡谷间的一座铁桥上通过。
当地对穹隆银城遗址也有所建设,一条带有扶栏的石阶路,通往最高约百米的遗址。
这片河谷地带,也是土林的模样,那天然的一个个隆起土疙瘩,就成为了一个个天然的居室外壳,而那一个个黑洞洞的入口,便成为了入户门。
走进一个洞穴,最高处约有2米,而其余的大部分必须弯着腰。天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烟熏火燎,整个洞壁全部罩上了一层黝黑。不过,从洞顶那似乎欲滴的一个个烧结颗粒,似乎是为了强化洞壁而特意高温燃烧后的结果。
继续往上,又出现了石块垒砌的墙壁,看来是为了弥补纯粹土造不足后的辅助补充。
穹隆银城的主体城堡,是沿着一条山脊建设。在城堡两侧的坡地上,还建有碉楼。虽然碉楼已经坍塌,可看来足以应付当时冷兵器的进犯。
又走进一个面积较大的洞室,这也许是当年先富起来的人士的居所,在洞壁上还有开凿出一个个的龛室,是为了供奉信仰,还是为了生活的便利。
在整个穹隆银城遗址上,只能看见仅有的一栋四面墙壁的房屋(旁边带有红白两色的小屋,显然是现代建起的)。
我们所到达的穹隆银城,从其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明显的早于古格遗址,所以就被定义成为了象雄王国的遗址,甚至被认为是当时的象雄都城。
扎达土林
离开穹隆银城,继续前往扎达。所开上的公路虽然只能用步行方式得到导航路线,可却是一条新建成的铺装路面公路。所以剩下的约200公里行程,是在无车的好路上畅快行驶过程。
在这一路上,大面积的土林屡屡出现,其壮观程度也不亚于沿着G565国道到扎达的途中风景。
经过扎达土林后,这条新建成的公路在古格遗址附近接上了G565国道。老毕和老羊进入古格王国遗址参观,我和脐橙则前往扎达县城寻找住处。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开车去接他们到县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