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2022-08-04 15:20:25)
标签:

旅行

自驾

缙云仙都

临海府城

巾山塔群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毕竟不是古村民居的发烧友,也不能天天钻进古村看古建,于是将下一站定在了缙云的仙都。

       缙云仙都,恰如其名一样,奇峰秀水间云雾缭绕,也宛如仙境一般。这里还相传是黄帝升天之处,是仙人云游荟萃之地,这里的景色以峰岩奇胜、山水神秀为绝,也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仙都成为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出现了每日晨雾里的长枪短炮摄影人扎堆,他们等候着也是每天来上班走秀的规定场景,捏取“大片”博得朋友圈里的一片“哇”声。

       不过,在我们到来时,却正是天色渐黑的傍晚,灯光也开始明亮在鼎湖峰下的绿荫丛中。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唯有遄激的好溪河水,在翻腾出洁白的浪花。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由于疫情还处于渐渐消退的时间里,大部分人并不敢出行旅游,也导致了这处传统著名的景区冷冷清清,不少的宾馆饭店关门,稀少的游人据说只有正常时节的1/10

       第二天的早晨,小雨涟涟,云雾笼罩在峰岭之上。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在好溪旁的经典摄影点上,空无一人。仙都的仙境失去了发烧友的追捧,也使得传统的蓑衣牵牛和红衣挑担的表演也没有了踪影,让鼎湖峰独自寂寞的耸立。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只好有请同行的女士穿上红衣,走上板堰矴步桥来客串一回。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雨水一直不停,并且还越下越大。这样的天气,进景区爬山显然并不合适。于是,就到了河对岸的板堰村,换个角度去看看鼎湖峰。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乡村里的茶园,新翠满目,也将后方的鼎湖峰掩映得绿意盎然。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野地里的花草,肆意生长,也将后方的峰岭衬托得扑朔迷离。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可是那仙都风景中的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和初阳山、小赤壁、芙蓉峡、云英谷等等景观,却只能放弃游览,任由它深藏在云遮雾障和自己的遐想中吧。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临海古塔

       至于原先也想去的“神仙居”,也被大雨围困而不能前往。

       只能继续踩着油门,将车子开到了临海城。这里好歹是个古城,雨水再大也会有些避雨之处。

       通向东海的灵江流经临海,在灵江的一拐弯处,建有台州古府城。这座始建于东晋年间,扩建于唐,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的古城,距今已有1600余年。其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全长6280,现存4730米,至今仍有保留4座城门13座由戚继光所创的双层空心敌台。

台州府城墙(第五批国保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防和城防工程典范。2012年作为“中国明清城墙”之一,与南京、西安城墙一同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可惜,由于莫名其妙的防疫规定,城墙上不去了,就只能留下在雨水中的湿淋淋模糊印象。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不能登城,便扭头看看“巾山塔群”(国7)。

       台州府城依山临江,在古城的东南一隅有座巾子山,高百余米,三面临街,城墙依山南绕。巾子山顶两峰耸立,峰顶建有东、西两古塔。始建于唐代的东、西塔合称为大、小文峰塔,两塔原为砖木混合结构,后改为砖石结构,均为五级六面,以菱角牙子叠涩出挑。

在巾子山的腰部建有南山殿塔,而在山脚处建有多宝塔(千佛塔)一座,这里一山四塔,实属少见。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不想在雨水中登山观塔,便来到巾山西麓山脚处的龙兴寺。寺院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神龙寺”。可是到了第二年,却改名“中兴寺”。又过了三年,再次改名为“龙兴寺”。

眼前的龙兴寺入口牌坊,上面的“神龙古刹”便是纪念其初年之意。屈指算来,龙兴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可惜古寺在抗战时期即被毁坏,仅留存始建于唐代的多宝塔一座。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这座多宝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现存塔身系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是临海现存最为高大的古塔,也是浙江仅存的两座元塔之一。

此塔为楼阁式砖木混合结构,六面七层,中空,每层一门,二层至七层除一门外,面面有龛,每面都有模压烧制的佛像砖贴面。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这些佛像砖,每块均有盘膝佛像一尊,全塔共有佛像1003躯,层层密布,故多宝塔又得名为“千佛塔”。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紫阳老街

       古城里有石板铺路的老街,被雨水扑打,水洼激起点点涟漪。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老街上有诸多的老店铺,还是传统的条条门板的门面,还是直接朴实的招牌。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寻到了一家老字号,“荣家小吃”延续了古城特色小吃的好口碑和好味道,有几乎全部的临海名小吃,在这里可以一次就能把姜汁调蛋、糟羹、麦饼等全都吃个遍。

这里的麦饼也就是面饼,其种类很多,有蛋肉麦饼、猪肉麦饼、洋芋头麦饼、腌菜麦饼、砂糖麦饼等,麦饼上桌呈金黄色,很诱人。里面包着馅料,一口咬下软糯厚实,分量也是很大。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游走在在紫阳老街,使人感到有特色的便是一道道的“坊”。在笔直的长街上,每相隔不远就有青砖砌成的一面坊墙横贯街道。这样的高大厚实,正中有一拱门供人通行。这样的坊墙,将长远的街道分割成一个个街区,既不妨碍通行,还有着“防火墙”的功能。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一道道的坊墙,一座座的拱门,也成为了紫阳老街的一道风景线。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紫阳老街是府城积淀千年的血脉,是古城传统的缩影,逝去的岁月和遗留的故事深刻在斑驳的墙面上。这里的历史、宗教、商业等等传承,便遗留积淀在百年老店、名人旧居和街巷格局、传统习俗之间,将街巷变成了历史人文的遗产。

浙中看国保(3)仙都雾气临海雨

备注:本文写好后,居然被告知有”敏感“词,导致我一再修改。最后发现居然是”(国  5)“成为了敏感。
无奈的可笑,特意备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