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马湖西(一)现代寺院古老乡镇

标签:
旅行自驾睢宁水月禅寺皂河古镇土山古镇 |
骆马湖西(一)现代寺院·古老乡镇


水月禅寺




在传统的寺院里,有位于正中的山门和分立左右的钟鼓楼。可是在水月禅寺里,创造性的将这三个建筑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座长条形的建筑,中间山门,左右安放一钟一鼓。
山门前,左右各有一尊雕塑。更加符合人体解剖学的金刚力士,摆出足可以在健美比赛中获奖的人体肌肉,再加上怒目瞪眼的表情,给恬静氛围里添加了一份生动有趣。

禅寺里皆是线条简练的建筑,没有大屋顶,而是方方正正的几何外形;外表没有砖墙,而是一根根仿木的格栅。

禅寺里体量最大的主体建筑,除了沿袭着“大雄宝殿”的名称之外,却毫无习惯中寺院的一丝样式。
另外,这颠覆性的建筑,也是我所见过的所有“大雄宝殿”中的体量最大。

如果靠近看去,那格栅根根冲天而去,与内层之间形成了环绕的透亮廊道。
这样的结构形态,使得整个建筑有了一种“亦实亦虚,亦动亦滞、灵活通透”的效果。


另外,无论在天王殿还是大雄宝殿内,那一尊尊的佛像均为大漆脱胎制成。在高大的殿堂内,在特意设计的自然采光照耀下,通体素白的佛像,让人不禁也会有了全然清新的高大上感觉,再也没有了传统殿堂中的不甚明亮神秘压抑感觉。
而殿堂之外的一方方水池,却用倒影里的笔直线条,作为了片片荷叶的陪衬。

寺院后的山坡上,一座毫无飞檐、纯粹矩形立体的八层佛塔,再次的颠覆传统,以酷似消防队瞭望塔的形态呈现。
那缠绕在矩形体上的“卍”字符,更是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悟出。

返回时,要经过左侧的斋堂。那里白石子铺陈在庭院中,布局成枯山水式的写意庭院,还有长长的木框架长廊,仿佛“鸟居”的模式,使这里更具“禅”的意境。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种宗教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也会体现在宗教建筑上。如今已经有很多的现代教堂建筑出现,而同样从西方引进的佛教,却还在几乎全盘沿袭大屋顶建筑的古风寺院。

(参考——国外的8座创新现代型佛寺https://www.sohu.com/a/330193855_99946780)
皂河古镇

古镇上建于清顺治年的龙王庙,原本是为了祈求消弭水患,可是在乾隆六次沿运河下江南的过程中,据说有十一次驻跸于此。
于是,龙王庙就成为了龙王庙行宫,还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世界遗产点之一。不过,这里面除了那些被认为符合乾隆身份的大片新建筑外,唯一的亮点就是那至今仍保存在御碑亭中5米高的御碑,两面分别镌刻有乾隆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尚值得驻足观赏。

不过,我们到达这里时,恰逢古镇正处于大规模的打造之中,大片的房屋土地被推平施工。想来只要再过二年,这里就将出现焕然一新的皂河古镇。
土山古镇
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罗贯中是这样写的:次日,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关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馀合,惇拨回马走。关公赶来,惇且战且走。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
在上文中的“下邳”,就是如今的邳州,而关二爷被困住的土山,就是如今距离邳州20公里的土山镇。
自从《三国演义》成为了名著,土山镇也将关二爷供奉为当地的形象代言人了。一进土山镇,眼前赫然就是“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髯,头戴青巾,身披绿袍,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形象,他站立在镇子中心十字路口的高高基座之上,似乎要再现当年被困在这里的形象。

古镇中,如今最大的建筑群就是始建于明天顺年代的关帝庙,虽然历史上的土山已经只剩下一个小土丘,虽然这建筑群基本上全是复建,可还是古色古香幽静宜人。

要注意看关帝庙春秋门的拱券上的砖雕,还有东侧古碑廊里的几块石碑,这些是从前的关帝庙仅存下来的遗物。


毕竟是个古镇了,在过往的岁月里,不但有关二爷的加持,还引进了与世界接轨的宗教。
在古镇南街东侧,有建于上世纪初的修女院门楼和天主教堂。教堂正中的钟楼上,有圣方济各的塑像,也当然的远不如关二爷的高大上形象。


从历经波折后的修女院门楼上,还可以看到那些残存的带有欧陆风格的砖雕图纹,令人借此可以遥想当年。



当然土山镇也有在打造中经过修复的老街,在古镇的明清小街上,有老建筑魏家布庄、王家大院、申氏药铺和浴德池。

那浴德池的门上,一边是被敲砸得只剩痕迹的“浴德池”3个字,另一边是斑驳红色的“人民浴室”4个字。

古镇新建的仿古一条街上,大红的充气拱门也充满了喜气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