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定制的旅行(八)石窟古塔古城池

标签:
旅行自驾小南海石窟灵泉寺唐塔广府古城 |
全新定制的旅行(八)石窟·古塔·古城池
小南海
小南海石窟(国5)的正门紧闭,敲门呼喊后均无回答,却在无意中看到了从隔壁的农家乐大院里可以过去的门,便在似乎无人看管中进了石窟院内。
早在北齐天保年代开凿的石窟,看上去有些凋零,院子里只有岩壁上的两个石窟和孤零离开崖壁的大石上的一个窟室,它们按照位置被称为东、中、西窟。

这中窟的一侧,被拓印染黑,这一片石壁题刻佛经,书体工整,委婉秀丽,颇有书法价值,难怪被反复拓印。

门额上方凿出平面,镌刻“方法师镂石板经记”云:“大齐天保元年,灵山寺僧方法师、故云阳公子林等,率诸邑人,刊此窟,髣像真容。至六年,“国师大德”稠禅师重茔修成。相好斯备,方欲刊记金言,光流末季。但运感将移。暨乾明元年,岁次庚辰,于云门寺,奄从迁化,众等仰惟先师,依准观洁,遂镂石板经传之”。

在阴影中,上述文字中尚可见片言只语,而窟室内的雕像,更是只能看见残缺模糊佛像数尊,据说内里的浮雕甚好,可惜无论如何也不得清楚。




窟门为拱券状,门楣上雕有盘龙两条,中间有一莲花。门两旁各雕刻有护法神王一尊,组成火焰拱门。


灵泉寺

据称,万佛沟里的灵泉寺石窟(国4)始凿于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止于宋代。现有石窟造像、摩崖石塔200余处,并有北齐双塔。



可能是经久的黄土覆盖,一千多年前的古塔已经沉入地面之下的坑中,要从天王殿旁的门里走下阶梯,才能来到石塔之旁。
这对坑里面的唐代九级方形石塔,为密檐楼阁式,通高6米,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
两个塔身都有题刻,东塔塔身东壁有大唐大历六年题记,西塔塔身东壁也有唐咸通八年题记。

塔身雕刻比较细腻,门楣上有拱形的双头龙,龙身鳞片逼真,上部中间有飘带天神雕像,其两侧的飞龙呈现腾云驾雾之态。更有特色的是,那飞龙的四爪还驾有飞动的云团,呈现出极有想象力的夸张神韵。


在塔心室内,雕有1佛2弟子2菩萨的佛像,上方两侧各有一尊飞天,其飘逸的形态煞是美丽。


东塔的结构造型也差不多,倒是拱门两侧皆为力士。

石塔的塔基分为二层,第一层方形束腰须弥座,四壁雕刻不同姿势伎乐,各持笙、笛、排箫、箜篌等乐器,仿佛正处于专注的演奏之中。

丈八佛塔

兴阳禅寺塔共有七层,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层砖塔,通高约30米,在一层的拱门上有“丈八佛塔”四字。其塔基平面为八角形,第一层朝南辟门,第二层到第四层四面开窗。各层檐部均砌仿木斗拱,塔檐外展,呈凌空欲飞之势,相轮多盘塔刹,上置宝瓶。
但是佛塔的第三层与第四层有尺寸上的明显差异,明显的分为了上下两截,也许那上部的四层是后世补建而成。有认为是宋塔元补建。

兴阳禅寺塔又称为“丈八佛塔”,完全是由于其底层立有一尊一丈八寸高的金光灿烂石佛。
这尊金身扮装的佛像,与塔室内浓烈的色彩相互映衬,彰显出当地的现代礼佛举措,虽然浓妆掩盖住沧桑的历史,好在还有佛脚底下的莲花座尚未被彩妆。

广府古城

有完整城墙的古城,如今还是有不少的,比如西安、平遥、兴城、寿县等等。可是有完整开阔水面环绕的完整古城,却只有襄阳、商丘、聊城、荆州和广府。
在上述这些较为知名的古城中,眼前的这座广府古城却似乎属于名气不大的一类,也没有加入扎堆申遗的团队之中。
并且有人会将下面这样的照片误认为是故宫的角楼风光。

广府现存的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12米、宽8米,总周长约5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
这座古城,在明代时建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座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近似方形的城池的四个角上还建有角楼。

我们来到广府城的南门,地面上立着几根限制桩,每天只有在固定的时间段里,才允许车辆进出古城。
到了下午17:00,开放车辆通行。沿着石板路面,我们驾车进入这座广府古城(国6)。

第二天,开始在古城里转悠。据了解,古城现有四座城门,东为阳和门,西是保和门,南称阳明门,北谓贞元门,并且仅东门和西门还保存有瓮城。
便来到了东门,这里的阳和门与瓮城门,并不在一个方向上,阳和门朝东,瓮城门向南。


据说,这两扇城门还是明代的原物。


有了城墙的庇护,在古城的历史上,城里曾经官署整齐,寺院散落,老街纵横,商贸云集,兴隆多时。


这些景点,散落在曾经有三十多条街道,有四大街八小街,有七十二个小拐弯,有更多的店铺大院的古城里。



沿着大街,修复了很多的门面,将新老字号一一挂上经营,将传统与新潮并肩迎客。



